气象部门为何力挺“风光”国有?(2)

气象部门为何力挺“风光”国有?(2)

核心提示:千万别以为,气象部门“只能预报下天气,有时还不准”,如今,这个再熟悉不过的部门已不再是清水衙门。

风资源报告价格飙升

事实上,同样是气象数据,气象局和地方政府却能屡屡翻出新花样。

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开始,黑龙江、吉林、浙江、湖北、江西、安徽、云南等省已发展到气象局不直接提供气象数据,而是要求风电、太阳能项目的前期工作,必须单独委托省气象中心或当地设计院编制“风资源评估报告”。

这意味着,气象局完成了从“提供数据”到“提供报告”的转型,费用随之上涨,一般在15万-20万元左右,目前最高可达到30万元。

为了能够让风电开发企业定制报告,地方发改委也从中配合——部分地方发改委将“风资源评价报告”作为项目审批“路条”的支持性文件,并明确要求由气象局组织审查,“在此过程中,报告的审查还要再收一道费”。

地方发改委的介入还不只为气象局拉来了买卖,风电开发企业的可研报告,也被要求委托给当地的设计院来做,费用在50万元左右。

一位发电企业的研究所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测风工作完成后,他们基本就得知了风资源情况,如果风资源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就不可能再继续推进前期工作了,“况且拟建风电场在立塔测风前,我们就会对该区域进行研究,能不能开发,心里已经有百分之八九十的结论了。”

“这些风资源评估报告与企业做的可研报告高度重合,根本没有必要。”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发电企业前期部长说。

防雷:安全的幌子?

真正让发电企业头疼的是防雷检测费。气象数据和风资源评估的收费环节集中于电厂建设前期,属于一次性收费,而防雷检测收费则始于电厂竣工之日,需年年收取。

据了解,这项收费发端于2011年。这一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正是因检测技术和收费尚无标准,各地安监、气象局自由裁量权很大。据一家发电企业介绍,此前他们认为防雷检测收费不合理,没有缴纳,随后就接到了罚款通知单。

据某央企发电公司反映,2011年8月18日,河北省安监局组织的防雷减灾检查组到该公司进行风电场防雷工作检查,提出该风电场中所有风力发电机组的接地装置,必须由当地气象局即张北县防雷中心每年进行防雷接地体的检测,对公司自检和聘请电网公司进行检测的方式不予认可。

2011年8月15日,张北县气象局发给该公司的收费说明显示:“根据河北省物价局文件,防雷检测每个检测点收费标准为80元,按每台风机10个检测点。共计800元/台,最终优惠价为每台300元。”按该公司风电场274台风机计算,共计需缴费82200元。

但该公司调查发现,对于风力发电机这种以钢结构和混凝土基础为一体的电力设备应选取几个检测点,河北省物价局文件和风电行业的规范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比照广东、福建气象部门的定点规定,类似铁塔、烟囱、水塔等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体应按一个点或两个点、每个点60元的标准来确定,折算每台风机的检测费用只有120元。

河北省的风电场防雷检测收费还不算高,一位发电企业运营人员称:“内蒙古气象局防雷检测时要求每台风力发电机组测试20个点,每个点收费180元,每台风机的检测费用高达3600元!”

简单算一笔账,如果防雷检测收费的全国平均值为500元,中国目前风电装机大约4.6万台,那么,气象部门每年的风电防雷检测收入即可达到2300万元。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