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金条的余家头村并非外界想象中那样皆大欢喜。相反,许多村民,甚至村干部,都有诸多不满与苦恼。这个村庄,与无数因土地而暴富的城中村一样,深陷改制困境。
2012年8月27日,武汉市余家头村为纪念村庆20周年向1001名村民分别发放一根价值3.6万元金条,这让余家头村一夜成名,坊间纷纷冠之以“中国最富村庄”等称号。
不久,湖北余家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余家头公司)监事会主席胡小清收到来自美国的短信,一位朋友问起这事,他才意识到,“全世界都知道了”。
很快,公司便对发金条的事讳莫如深。9月4日,南方周末记者刚提到“金条”二字,余家头公司一名财务人员就大声抱怨,“村里穷的时候没人理,(发金条)消息一出,税务部门就来了。”
对余家头公司来说,金条带来的麻烦并不只有外界的围观。更糟糕的是,余家头村内部因城中村改造引起的多年利益纠葛,因为金条而再次浮出水面。
从种地到卖地
之后三次“发钱”,皆是在村里卖地之后。
余家头村地处武昌、青山、洪山三城区交会处,是典型的城中村。因为城中村改造,多数人搬走了,另一些人,则躲在那些等待拆迁的房子里。村里随处可见废墟和老旧的店铺。
2005年,因城中村改造,余家头村改制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村集体资产量化到个人,一千多村民作为公司股东持有100%股份。
邓训才便是余家头公司股东之一,持有近10万股。他年过七旬,最近一些年什么也不用做,每月可从村里领取1050元生活费,全年还有近3万元的旅游与过节费。
早些时候,他在村办企业工作,月薪150元。由于地缘优势,余家头村民一直以蔬菜种植为生。蔬菜直供市区,收入颇丰。
自有村子以来,这一直是村民们营生的主要行当。但很快,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菜地上长出来住宅或商厦。
1992年,全体村民筹资,在村子临街建商业门面,一年创收三百多万元。
一年后,村里“武汉和平家庭用品大世界”投入使用,当年的销售额便高达1.2亿元。
同年,余家头村投资一百多万元,建成武汉市第一家大众专用维修中心。随后,金属材料市场、家具城等相继建成。
据《长江日报》报道,余家头公司的前身是行政村的几个工厂。最初产值不足800万元,后发展成为总资产达4亿元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销售收入超过7亿元。主要收入来源即为房屋出租、土地经营。
村民们先前靠种地或自家房屋出租过活,有的租为商铺,有的租做仓库,这些人挣的钱要多过现在领取的生活费。
邓训才属于改制的受益者,有的人则“越改越差”。村民姜还荣家房子近1100平米,其中仓库300平米,家庭收入主要是房租,一年收入十四五万;而改制之后,房子被拆,还建房只有800平米,公摊面积占27%,姜算了笔账,家庭年收入减少了三分之二。
改制后,村民最大的受益来自公司“分钱”。
邓训才回忆称,2005年改制以来,除了生活费,他领过4次钱,合计约24万。
第一次是改制时,村民可用3万股换3万元现金。也就是说,村民以每股1元的价格“套现”自己所持有的余家头公司的股票。
当时“套现”了的人没有预料到,一场靠卖地发大财的财富盛宴即将拉开序幕。
之后三次“发钱”,皆是在村里卖地之后。
“村里历经两次大的卖地。一次是城中村改造,卖地所得13.48亿元。另一次是二七长江大桥征地款,款项不明。”村民、股东范建明说。
武汉市土地交易中心文件显示,城中村改造13.48亿的卖地款中,有6.45亿用于安置补偿,7.03亿用于还建房建设。有股东多次申请二七长江大桥征地款项明细,相关部门告知还未出台。
卖地,亦成为引发余家头村资产争议的导火索。
资产之谜
武汉洪发会计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的评估结果是:余家头村市场价值约1.5亿元。然而,《湖北日报》曾报道称,2002年,余家头村集体资产达到4.5亿元。
2005年余家头村实施集体经济组织改制时,村民们最为关注的是,余家头身家几何?
武汉洪发会计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的评估结果是:余家头村市场价值约1.5亿元。然而,《湖北日报》曾报道称,2002年,余家头村集体资产达到4.5亿元。
这便引发了村民们的极大怀疑和不满。“大家觉得评估的资产严重缩水。”股东姜还荣记得,愤怒的村民们彼时要求公开10年来村级财务明细,并罢免村委会主任。
除此以外,村民们还要求公开村里重点企业收益情况、村里地产项目的原始合同与手续,以及两委干部个人收入情况。
然而,村委会并未回应村民要求,以致2005年村民不断上访。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内参调查,记录了一位村民代表的遭遇。她是城中村改造办公室成员,她曾提议先公开村里财务,再考虑资产量化方案,但未被采纳;随后,她的办公室锁被换,所有材料包括废纸不翼而飞,并且受到电话恐吓。
调查也记录了当时评估者的回应,“审计是依法进行,我们明确要求村里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状况。如有隐瞒我们也不得而知。”而时任和平乡人大主席团副主席鲁久烈称此事是“少数村民借反腐旗号,欲夺取领导权”。
上述调查亦记录了事件进展,由乡、村和警察组成8个小组深入村民家中,对资产量化方案进行填票表决。
“小组并不详细说明方案。签者发100块钱,不同意和弃权者也发100元误工费。最终, 99.2%村民同意该方案。”调查引用鲁久烈的话称。
余家头公司一名董事会成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这个评估结果,我们也很迷惑。这是政府指定的评估公司。我们希望评得高,但有些资产属于国有,不能划归到村里。随后,政府派驻调查组驻村,也没查出什么问题。”
直到现在,余家头的资产仍是当地敏感话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