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来了哪些新人?学者代表引关注(2)

十八大来了哪些新人?学者代表引关注(2)

学者代表

相比十七大代表,十八大代表北京市增加两席。而这两名新增代表,身份均为知名学者。

其中之一是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他最为知名的研究成果是1993年与王绍光合著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这一研究为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影响颇大。

他最近备受舆论关注的文章是《中国“集体总统制”更民主高效》。

另一位学者是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学记,他同时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生化科副主任。

张学记拥有长期海外求学科研的经历,2009年入选“千人计划”回国。这项2008年开始、由中组部主管的计划,旨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学者代表群体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

香港《大公报》刊文说,在中共十八大代表中,两院院士超过20位,既有来自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机构者,也有来自各大学院的,还有来自解放军有关部门的。他们中绝大部分曾在海外留学或工作,都是各自领域卓有建树的学科领导人。他们的当选显示了中共对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

这其中,包括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副院长詹文龙、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吴一戎,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赵宪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陈宜瑜等。而在地方各省,超过一半的省份都有院士当选为十八大代表。

《人民日报海外版》也专门做了统计,在全国40个选举单位中,具有学者身份的代表人数在2270名十八大代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已超过5%。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