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清:“中日经济战”为何打不起来?

于德清:“中日经济战”为何打不起来?

中国和日本之间会发生战争吗?可能性极低。中国和日本之间会爆发全面的经济战吗?同样可能性极低。

按照经济学“经济理性人”的假设,在全球分工合作的时代,无论什么样的国家,用经济手段制裁对方,都是非理性的,对双方来说,获益都是负数。而且,现在各国政府打经济战也没有多少“武器”可用。因为,各国主要的经贸活动都是企业行为,政府当然无权直接禁止企业进行贸易,而企业行为就是逐利的。

一国政府最多只能在高科技、国防、军工、战略资源等有限的领域有话语权,但是这些领域可操作空间非常小。美国、欧盟、日本对华高科技出口政策一直执行得非常严厉,我国在此方面的政策自然也不必说。

政府打经济战最顺手的武器就是关税、国债等政策和金融工具。可是,对方也同样会采取措施反制。近期,有人就讨论大量购买日本国债,逼迫日元升值,从而打击其出口能力。可是,有的经济学家就指出,这又有利于日本的进口,长期来说,还是应该卖掉政府持有的日本国债,做空日元。

从这些意见相反的“作战策略”可以看出,大家对经济战能带来怎样的战果,并没有确定的答案。究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还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谁也说不准。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打经济战往往是两败俱伤,而其他国家则会从中得利。

可是,人类的行为并非全部受理性支配,非理性的因素也往往很强大,所以,会有战争、纳粹暴行乃至极左思潮等不幸事件的发生。具体到人们的经济行为,当然,也不仅仅是以“物美价廉”作为绝对而且唯一的标准,尽管在历史上乃至绝大多数的经济活动中,这是最主要的规律。人们买什么不买什么,不只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价格来做出决定,在此之外,还有选择的偏好,也就是喜不喜欢。

那么,人们的喜好又是什么决定的呢?这来自于文化、价值观、成长背景等等。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大多数的佛教宗派都禁止吃肉、吃荤,印度教禁止吃牛肉,而古希腊时代的毕达哥拉斯教派禁止吃豆子。现在,加拿大还在禁酒,他们就没有强大的酒企,不像我们,为“国酒”这样的商标头衔,许多酒企挣得头破血流。

爱国主义也是一种价值观,当然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中美之间闹矛盾了,民众就抵制美货;中法关系一紧张,很多人就开始抵制法国货;中菲关系紧张,大家又抵制“菲货”;中日关系紧张了,“抵制日货”自然也就成了很多民众的选择。

如果真有什么“经济战”的话,最多也就是各国民间自发的一些“抵制某国货”的行为,这不但难成气候,而且自己也要吃些苦头。

民间自发的“抵制某国货”,也是人们的一种权利,只要是自发的,不去强迫别人,不去破坏别人的财产,就无可厚非。不过,这一行为是否合乎理性,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当年主张“抵制美货”的人,或许可以不必买美国汽车,可是,严格来说,他们应该不用电脑。因为,几乎大多数的电脑都离不开美国公司产的CPU,用的是美国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现在,那些主张全面抵制日货的人,完全不买、不用日货,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可以不买日系汽车,不买日本产的照相机、游戏机,不看日本漫画,可是,你要看中国的电视节目,而摄录、播放这些节目的设备,就离不开日本产品。同样,如果你去医院看病,离开日本的医疗设备,那也不行。还有中国每年从日本进口大量的特种钢铁,用于汽车制造等。你买的是国产车,却不知道自己已坐在一堆日本钢铁上面。

更何况,日本从汽车到影像设备的制造企业,大都将生产线转移到了中国。如果全面抵制日货,将直接影响200多万日资企业中国人的就业,算上相关产业,影响人口恐怕在上千万以上。

如果有些国家的民众要全面抵制中国货,同样也是不可能的。

这种情况也曾经在日本出现过。2008年,“输日毒水饺”事件发生后,在日本民众心中引起恐慌,“抵制中国输日食品”也曾经风行一时,可是,后来也不了了之。如果日本国民全部变成愤青,那么,他们也同样不能用电脑,因为中国造电脑占了日本市场六七成的份额,而日本产的电脑也要用中国造的硬盘。再说得更形象一些,要全面抵制中国货,恐怕大多数日本人不但要营养不良,还要光着屁股上街。因为,其从内衣到外衣,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即便是这些衣服是日本的企业出品,但也都是在中国生产的。

这也同样适用于美国乃至很多国家。前几年,有位美国女记者为响应美国愤青的号召,而作了一个抵制中国制造的实验,一年内不买、不用中国货。一年下来,她发现不但要为此而花费更多,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最后,不得不委托朋友购买中国玩具送给自己的孩子玩。如果现在要抵制中国货的话,全球的“果粉”们首先就随时受不了,因为苹果手机90%以上都是在中国加工制造。

说这么些,其实也只是摆明这样一个事实:经过20多年的全球合作分工,中国和日本、美国等所有国家都已经紧密连接在一起,似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全球经济自由化,不但在世界范围内缔造了新的繁荣,而且也让各国政府对经济干预的能力在降低。而民间的“经济战”之所以存在,除了情绪激动,还是来源于信息不对称,不了解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依存度。

民间可以抵制某国货物一段时间,政府也可能会有个别“点杀”的政策,但大规模的“经济战”是打不起来的。“经济战”也就是说说而已,最多也就是某些人的“纸上谈兵”。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