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讨薪艺术”史:维权渠道不畅酿血泪(2)

民工“讨薪艺术”史:维权渠道不畅酿血泪(2)

讨薪走向艺术化

在当前社会,通过媒体的“曝光”来进行舆论造势,这样能有效地敦促政府部门采取相关手段对问题进行解决。

可是,一般的“跳楼”和横幅已对媒体失去了吸引力。因此,要想更好地吸引媒体的注意力,更好地借助媒体的力量来形成舆论压力,农民工的“讨薪”手段不得不向更加高级的方式演进。

1.模仿外交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近日,一段“民工讨薪新闻发布会”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视频中,自称“苗翠花”的民工因天津汉沽殡葬管理所欠款1400万元而召开讨薪新闻发布会,并模仿外交部发言人的言辞对天津汉沽殡葬管理所的欠款表示强烈不满。

这位穿着普通的“民工装”,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但是其说话的风格、用词,却完全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语气,中间甚至还设置了记者提问的“桥段”。

这段视频走红之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讨论。

2.讨薪不成击鼓骂曹

2012年8月30日,某网站收到一个题为“安阳讨薪农民工击鼓骂曹”的投诉。网友上传的图片显示,疑似河南安阳曹操墓前,几位光着上身的农民工对着讨薪横幅,一边擂鼓,一边似有所唱,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击鼓骂曹”。

“击鼓骂曹”组织者、投诉人黄正反映,2010年9月,他和一帮工友来到河南安阳迎宾馆8号楼工地,经过数百天的苦干,项目接近封顶。承建商湖南建工集团中原工程分公司于2011年11月16日下停工结算通知,但黄正和工友们却未拿到应得的工资。他说,“骂曹”之举,实属无奈。

3.向包青天、范仲淹鸣冤

2012年8月16日上午9点,开封府景区正一如往常的以“开衙仪式”开门迎客。一群农民工扯着“洛宁县盛德国际工地扣押材料、拖欠血汗钱,叩请包青天为民做主”的条幅,跪在包拯面前喊冤。

“我们实在找不到申诉冤屈的地方了,只好来开封找包青天!”一女农民工说。“恳请包青天帮助我们把钢管要出来、把剩余的血汗钱给我们、把违法建筑停工。”

除了拜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成了农民工跪求的对象。

2012年6月份,网传有农民工代表为讨回在河南洛阳洛宁县打工的工钱,特意到洛阳伊川县范仲淹墓前跪拜,祈求范公显灵,帮他们要回血汗钱。

4.娃娃讨薪

“我叫王某,来自楚雄,今年考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我要钱,我要上学!”“我叫余某,我要吃牛奶,我要吃蛋糕,还父母血汗钱!”

2012年8月14日,13名孩子举着各式标语站在大理市南国城门前,帮助父母向开发商追讨工钱。从游客现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13名孩子整齐站成一条直线,手中拿着同样大小的白色纸张,上面写着各自的姓名及诉求。孩子背后的台阶上,几位中年男女拉着白底黑字横幅,控诉开发商拖欠民工工资,要求偿还血汗钱。

“13名孩子帮农民工父母讨薪”的照片在网络传开后,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8月18日,在大理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拖欠工程尾款的业主新云南广厦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将300万元支票现场支付给云南省建工集团第十建筑公司,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

5.活埋讨薪

据新华网消息,2011年8月9日,郑州市南裹头黄河滩区,多名来自信阳的施工者称干完工程难讨薪水,挖坑“活埋”自己进行“自虐式”讨薪。

几名男子手握事先准备好的牌子,上书“还我血汗钱”等字样,跳进坑里示意同伴挥铁锨用黄沙掩埋住身体。

他们说:“我们接的工程,干了一年多时间,剩余300多万元难以结算。”

6.拜河神求讨薪顺利

2010年10月11日上午,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将军坝上,30多位农民工杀鸡摆供烧黄纸,焚香跪拜河神将军,祈求讨薪顺利。

随后,拜河神讨薪事件在网络掀起一阵讨论热潮。

然而,拜河神成了农民工的一场“表演”。2011年12月底,大河网收到这群农民工的代表毛国军投诉,其中代表毛国军称2011年7月18日,河南省高院终审判定中建公司就675万元欠款与建立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在执行方面却遇到了困难。直至那时,毛国军和他的工友们并没有拿到一分钱。

7.讨薪被打,闹市集体乞讨

农民工在街上乞讨时,有盲人向他们乞讨,一名农民工把乞讨来的零钱给了盲人。

2010年5月9日上午10时许,在郑州市园田路与东风路交叉口西北角处,26名农民工一字排开,蹲坐在路边的台阶上,在他们面前,放有12个白瓷碗。

几名农民工还拿着“工友被打,乞讨看病”的牌子。

农民工代表殷占锋说,他们来自信阳市潢川县。2008年9月,他们经介绍到济源市宝业五福园(现改名为五星置业)1、2号楼干主体工程。他们干一年多了,但开发商拖欠他们60多万元工资。

后来,他们选出了32个代表守在工地讨薪。结果,开发商领着一群人将他们住的房子铲倒,又将建筑设备全部抢走。几名代表在保护设备时,被他们打伤。

8,“挂历讨薪”未果写小说

2009年1月18日,农民工乔大普在西安钟楼以“挂历讨薪”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45岁的四川广元人乔大普并不讳言,花费3600元制作“讨薪挂历”是想引起媒体和有关方面领导的注意,尽早拿上辛苦钱。

然而社会舆论并未给他带来任何实质帮助。一年之后,一分钱没有拿到的乔大普又将自己6年多来的讨薪经历写成了一本3万多字的纪实小说,以期为自己的讨薪带来给多的社会支持。

9.拍卖妻子乳房

2006年9月11日下午,沈阳市沈河区中山路上两名中年男子的行为,吸引了路人的眼球,一名男子手举一张“广告”,上面赫然写着“拍卖妻子乳房”几个大字!

记者走近后发现,在标题下写着几行小字:“因抚顺老大欠我们工程款,我无法给别人开支,只好采取下策。”

这名男子自称是凌源市人,是个包工头,今年5月29日起给抚顺市一个工程队干活,两个月后工程结束,而他和手下的40多个工人至今也没能得到工钱,“工人们天天向我要钱,我自己凑了6万块钱垫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可一共20万,我上哪弄那么多钱去?”

为了讨薪,王春奎一直留在抚顺,和工人们一起要工钱,接连几次被拒绝之后,他在另一名工友的陪同下,来到沈阳,希望能得到帮助。

这些年来,尽管刑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的威慑力不断增强,执法力度比从前大大提升,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依然是一个难题。

民工讨薪创意无极限,背后无非还是三重语境:一是一些地方劳资关系失衡,尽管这些年不少地方政府在治理企业“老赖”问题上出手不凡,但一些农民工合法劳动报酬仍面临着被拖欠、被耍赖的问题;二是一些劳动权益保护部门执法不力,甚至只看财税而罔顾民生,妥协于资方的经济贡献;三是民工在讨薪过程中等不起、耗不起,有调查称,农民工维权讨要1000元工资,要直接支付至少920元的各种花费,历时11天到21天。更让人忧心的是,这恐怕还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一旦要打起官司,拖个一年半载甚至十年八载都是有的——如此冗杂的程序成本,对于农民工而言,无异于登天之难。

这些创意无极限的做法,越是能达成目的,越是消解着制度与规则的公信力。

农民工为了讨薪目标,依然没有放弃下跪的传统方式,不过他们下跪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包工头、官员以及没有具体指向的政府部门,而是探向敢于主持正义和为民请命的历史人物深处,比如叩请包青天为民做主,比如跪求范仲淹体恤民情,他们放着现成的人民政府、人民公仆不找,偏偏向已故的官爷伸冤,确是让人们在审视这种讨薪的行为艺术过于荒诞的同时,也能隐约激起人们为如此离奇的社会悲剧寻觅社会失序根源的思考。

(综合新华网、中新网、人民网、《华商报》、《西安晚报》、《重庆商报》、《河南商报》、《工人日报》、《华声在线》、《南方都市报》、中国网报道)

本文关键词: 民工讨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