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金:中国外交理论的十大创新

赵可金:中国外交理论的十大创新

【编者按】: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风云变幻,特别是“9 11”事件与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发展的外部条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这期间又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如何看待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我们约请了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赵可金来深刻解读。

在2002年举行的十六大上,中央制定了在本世纪头五十年的长远战略规划,即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中央明确了全党工作重心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21世纪上半叶全党的中心任务和我国的基本国策。

在这一中心任务主导下,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外交走过了很不平坦的道路。回首十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致力于维护和巩固中国崛起的势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中国经济保持持续性增长势头,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稳步提升,促进了中国外交理论的创新,丰富了中国外交的时代内涵。

一、战略机遇期    

科学分析国际形势,正确判断重大矛盾,是确定中国外交政策的依据。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十六大对国际形势做出了明确判断: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对于确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中心任务至关重要。十六大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重大国际事件的考验,从反恐战争到全球金融危机,从“阿拉伯之春”到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很多人曾经对“战略机遇期”产生怀疑和动摇。对此,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在党的会议上强调加强“机遇意识”,“把 握 机 遇”,“运 用 机遇”,“捕捉机遇”,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形势,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控外交全局,在国际形势发展的惊涛骇浪中稳步前进。

因此,“战略机遇期”的战略判断是关乎全局的重要理论创新,它直接决定着中国外交的战略走向和资源配置。从“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出发,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是准确研判形势,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切实维护和巩固好中国崛起的势头,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国际环境。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要遵循“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的方针,只要不动摇中国崛起势头的根本,不动摇中国战略机遇期内的中国发展全局,中国始终保持不急不躁的心态,排除各种干扰,集中发展自己。可见,战略机遇期的理论回答了中国在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和艰巨的国内建设任务时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如何处理对外战略的根本问题,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怎样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依据。

二、科学发展观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更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理论指南。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思想在党的十七大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新时期指导外交的战略思想。

在外交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和服务发展的外交理念。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访问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以人为本”外交理念的深入诠释,意味着中国外交哲学从“外交依靠人民”向“外交为了人民”转变。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心海外公民包括港澳台同胞的安危冷暖,并多次作出具体指示,较好地处理了在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南非、美国、英国、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等地发生的危及中国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事件。在外交实践中,增加了很多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如设立外交部开放日,成立公众外交处,逐步开放历史档案,在网上与网民进行外交话题对话。在外交运行机制上,提高了外交为民的能力。比如建立了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国外应急协调处理机制,建立健全海外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预警机制,成功实施多起从动乱国家大规模撤侨行动,妥善处置我人员海外遇袭事件,设立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不断加强领事保护的机制建设,在外交经费上也拨专款用于依法保护中国公民和华侨的权利等,外交为民有了实质性的进步。

同时,科学发展观还明确了外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和外交服务发展的理念。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胡锦涛强调:“新形势下,外交工作同国家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必须依靠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切实维护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发展利益。”这一思想对中国外交增强服务发展的意识,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外交工作日益突出以服务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推进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为主要平台,有效应对各类涉外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不断增强依靠发展、服务发展和促进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国内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