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市民下乡”探索
湘江之畔,青砖灰瓦,烟雨朦胧,在一段唯美浪漫音乐的背景中,青年“毛泽东”与青年“杨开慧”相遇、相识、相爱,成就了一段人间最美的爱情绝唱。画面最后定格在“小镇大爱,初恋小镇——中国最美的初恋”。
“初恋小镇”是长沙县开慧乡板仓小镇工程的宣传主题,该项规划总面积19.2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6.6平方公里,是长沙县城乡一体化示范工程之一,将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城市人和资本的双重下乡。该项目亦被长沙县提出要打造成长株潭两型社会先行先试的实验区。
开慧乡位于湖南省长沙县北部,为杨开慧和杨昌济的故乡,距离县城近50公里,面积为62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和1个村委会,总人口21371人。在县里划分的“南工北农”格局下,属于农业片区,经济在县域个乡镇中,相对比较落后。
而且,考虑到“板仓小镇如果说建成没有城里人、没有文化人下乡的聚集,那是很危险的,它不能够形成农民的聚集地”。在围绕包括板仓小镇在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中,长沙县出台了《关于支持榔梨镇、金井镇、开慧乡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的若干政策》,在此政策文本中提出,长沙县赋予开慧乡在板仓小镇建设中进行户籍改革的政策空间,允许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办理“非迁农”落户手续。这被形象的称为“市民下乡”,一期试点的指标是100个户口指标。
按照长沙县和开慧乡在此过程中,获准在当地入户的市民,在户口迁入以后,可以以每亩25万元的价格获得一定的宅居地,在此宅居地上按照统一规划进行房屋建设,并可获得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配套。
此外,县里支持乡镇成立政府控股的投融资公司,由县国土部门向开慧乡控股的投融资公司一次性注入300亩经营性用地指标(暮云范围内),2011年和2012年,开慧乡在本乡范围内每年安排300亩经营性用地指标,通过市场运作筹集资金。再加上,通过农民集中居住节约的建设用地和通过土地整理新增的耕地置换形成的建设用地指标实行跨区域平衡,并给予增量30%的建设用地周转指标,提高融资能力,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直接财政支持上,长沙县都给予板仓小镇的建设以巨大的支持。
开慧乡的数据亦显示,板仓小镇建设自2009年6月份启动以来至2011年6月份共计收入各项资金6540万元,其中上级投入3370万元,长沙县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纵然是这样,记者了解到,在开慧乡的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资金和人才问题依然是板仓小镇建设的最大的困难。
开慧乡的汇报材料中称“由于全镇建设工程浩大,尤其即将启动建设的茶香小镇、金井大道等工程的开发,资金投入缺口巨大”,“我镇因拆迁、建设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展缓慢、困难重重。恳请上级领导优先考虑我镇人才需求,给予配合建设、规划、环保等方面专业性人才、综合性人才。”无独有偶,记者在其它两个乡镇的城乡一体化汇报材料中,同样看到资金和人才上需要县里给予支持的呼声。
所以,在包括长沙县这样的经济强县所进行的乡村建设中,资本和人才的短缺,依然为很多地方所困惑,其它地方可想而知。
摆脱人才瓶颈还有什么好的招数?长沙县的做法是招募大学生做村官。
3. 大学生村官的角色
2009年6月,长沙县出台了《关于人才引进技术“3235”工程实施意见》和《长沙县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实施人才引进“3235工程”,即计划在3年内,面向全国引进专业人才200名,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300名,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官500名。目前,长沙县已选聘了504名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曾引发广泛争议,杨懿文告诉本报记者,“这也是我们改变农村结构、改变基层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实际的工作中,长沙县通过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助理,参加村“两委”工作会议、挂钩联系村民小组和党员群众,以帮助其了解农村工作重点,主动参与急难险重任务,以提高应对处理农村复杂事务的能力。
而实际的效果是,有些大学生村官也确实为所在村庄和乡镇带来了较大的突破。如原江背镇乌川湖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彭万贵工作半年多,就为该村完成了国家级生态示范村的规划设计和申报工作,协助引进专项资金120万,一战成名。
此外,就目前看来,大学生村官中有多位开始尝试依托农村的资源进行创业的趋势。在此情况下,长沙县为这些创业的大学生优先提供“创业富民”基金和小额贷款,推广建立合作社,帮助带头创业的大学生村官争取创业基金。基于此,该县安沙镇和平村大学生村官李佶租赁了120亩地种植杨梅、有机蔬菜等,发展休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对其他大学生村官造成不小的触动。
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黄河边的中国》一书作者曹锦清,其通过对中原农村地区的调研,曾表达一个观点,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而言,带头人的缺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果一个村子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往往就能够带动整个村子的发展,这在我国目前存在的多个明星村的发展历程中被证明,比如华西村、大邱庄等。
所以,在长沙县的决策者看来,如果这些大学生村官可以发挥自己的视野和知识优势,结合乡村所特有的资源优势,带领一个村庄甚至一个镇在某一产业发展起来,并非没有可能。这也是大学生村官推行过程中,值得期待的一个趋势。
此外,目前长沙县整个农村所有的团支部都已建立,团的工作都由大学生村官在做,每个大学生村官都兼任本村的团支部书记,同时他们也有的是村支部书记的助理。另外,因为他们懂网络,所有上面需要做的表格、统计数据等资料,全部是大学生村官在做,这样一来,通过大学生村官就把整个长沙县的基础工作一下子全部都升级了。
“在重用人才上大胆突破,破格提拔在基层仅一年的大学生村官彭万贵为开慧乡副乡长,陈昱烨等三名大学生村官被提拔为村(社区)‘两委’正职,这是中央出台大学生村官政策后全国首例,”杨懿文说,“我们希望始终保持五百个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有可能有些人每年要考出去,那我们就补充。”
当各种要素基本齐备后,如何更科学地考核村镇官员的成绩?长沙县实施了“分类考核,统筹发展”战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