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泽:未来十年中国改革战略(3)

常修泽:未来十年中国改革战略(3)

战略实施:“五环式改革”的现实切入点

回到操作层面,“五环式改革”到底怎样展开?

(一)经济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当前应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垄断性行业改革;二是要素价格改革;三是财税和金融改革。建议可以从垄断性行业的“破垄”切入。根据2010年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材料,目前垄断性行业中,民营资本在最关键的几个部门只占百分之几。

垄断性行业改革怎么推进?笔者提出四化:经营环境商业化;市场竞争平等化;产权关系多元化;市场监管科学化。关键是产权关系多元化。这涉及一个深层理论问题,即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问题。我在《产权人本共进论》一书的前言中曾指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是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他们都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

倘若垄断性行业改革能够突破,经济体制改革有望出现势如破竹之势,而这恰恰是利益博弈的焦点。

(二)社会改革

当前中国社会领域(以及与经济等相交叉领域)最突出的矛盾是收入分配方面的矛盾。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在国民收入内部,不论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还是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均呈下滑趋势。收入分配体制尚未理顺,劳动力价格扭曲,中产阶层远未形成,收入差距已经临近警戒线。

针对这一问题,应将分配改革作为社会领域改革的第一切入点。分配改革方案酝酿八年迄今没有出台,人民群众对此翘首以盼。

为此,新领导班子可把出台分配改革方案作为“重大战役”来打,而要这样做,势必涉及资源产权制度、财税制度、要素价格制度、政府管理制度,以及垄断性行业改革等诸多方面,必须将其作为系统工程进行操作。

除此之外,还应按照“公民社会”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方面有几项重要内容,如培育和创新社会组织(包括新的社团组织、草根性新社会组织,以及替代部分政府职能的组织等)、推进城乡社区自治、建立公民利益表达协调机制、用“对话”替代“对抗”等。

在具体推进中,建议设立“社会管理创新试验区”。1979年,中共中央曾将广东和福建作为实行特殊政策的两个省。33年后,我建议以广东深圳和福建平潭县作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试验区”,尤其是福建平潭县,两岸可以在这里搞社会管理的试验。

(三)政治变革

当前重点:一是官员个人和家庭收入及财产申报、公示制度;二是实行党内民主;三是改变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结构”,使权力真正来源于“公民的授予”。可以从官员个人和家庭收入及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切入,如能取得突破,将有利于把反腐败纳入制度轨道。至于党的历史问题,可以从共识比较多、阻力比较小的问题入手解决。

(四)文化融合

文化改革涉及“文明融合”问题。建议下一步要紧紧围绕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推进“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两种文明的融合,避免两个文明的冲突和碰撞,这是下一步国内文明融合的焦点。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还产生了不同区域文明的融合和国际之间的文明融合问题,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应及早提上议事日程。

(五)天人合一

建议从建立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入手。要认识到,环境产权实质是环境人权。同时应特别注意绿色事件苗头,防止什邡和启东类似事件重演。

按以上切入点推进“五环式改革”,必定会遇到一些障碍,其中,既得利益格局的障碍可能是最大的障碍。因此,未来十年的新领导班子,不仅需要“有容乃大”的胸怀,而且需要“知难而进”的雄才大略。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