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形象胜过罗姆尼======
民调称奥巴马个人形象具绝对优势
在个人形象上奥巴马具有绝对优势。在谁更友好与令人喜爱的问题上,奥巴马的支持率大幅领先罗姆尼36%;在谁能更好理解美国人面临的经济问题上,奥巴马的优势缩小到10%。
民调显示,51%的受访者更看重奥巴马在第二任期会怎么做,而不是看他在第一任期干得怎么样。这对奥巴马十分有利。
对各自支持者调查显示,75%奥巴马支持者称动机就是支持奥巴马本人,而不是反对对手罗姆尼。反之,仅有37%罗姆尼的支持者坚定支持他本人,多达59%的支持者称他们主要动机是反对奥巴马。
外报:肤色占便宜奥巴马参选有“本钱”
分析家到此刻比较看好他,因为他的肤色占了便宜。尤其是非白种人的少数族群,不想他一任就下台。这种情绪,令到占了相当选票数量的非白种人,会再把票投给奥巴马。
奥巴马有民主党这个大靠山,民主党拥有五分二白种人的支持,就算党内白种人票3张有1张今次造反投给罗姆尼,奥巴马仍有较大的胜算。
白种人相当多数不计较肤色,所以奥巴马当了总统。有色人种不想白种人当家,考虑的守卫黑人奥巴马,至少到今天,选情依然如此状况。
奥巴马“女人缘”上佳女性支持率远超罗姆尼
根据调查,30岁以下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比较偏好奥巴马,而65岁以上的男、女性则比较喜欢罗姆尼,其中男性喜好罗姆尼的比率为59%,偏好奥巴马的比率为36%。
整体来说,罗姆尼在男性选民中的支持率为49%,比支持奥巴马的多出3个百分点,而女性支持奥巴马的比率为62%,比支持罗姆尼的整整多出30个百分点。
但在黑人族群中,90%的人都表示更喜欢奥巴马,这方面没有性别上的差距。有趣的是,白人或是拉丁裔女性比男性更支持奥巴马,在各年龄层情况也一样。
====== 主流媒体与名人支持======
美国主要大报纷纷“政治站队”
10月25日是美国报纸的“政治站队日”,众多报纸纷纷以发表社论的方式表明自己支持哪位总统候选人。《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以及《纽约时报》等大报,力挺奥巴马。《华盛顿邮报》的社论是:“支持再给奥巴马总统4年。” 美国《时代周刊》则支持罗姆尼。
10月24日,美国68名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联名发表公开信,表示支持奥巴马当选。一些美国著名运动员和好莱坞明星也纷纷参入到支持奥巴马的行列中来。
美国三大主流报纸表态支持奥巴马
随着美国11月6日总统大选日益临近,美国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表态,表明各自立场。其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三大主流报纸都表态支持奥巴马连任。
10月27日,《纽约时报》发表社论,表示支持现任总统奥巴马在大选中成功连任。该报之所以支持奥巴马,是因为奥巴马实现了196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医保制度改革;防止美国进入第二次经济大衰退;结束伊拉克战争。社论称,奥巴马及其政府坚决打击基地组织头目,并击毙最高头目本?拉登。他还结束了伊拉克战争,而罗姆尼却说要将数千名美军士兵留在伊拉克。
《华盛顿邮报》10月25日以社论的形式将总统选举的“一票”投给了奥巴马。该报称,2012年总统竞选大多沉湎于过去,但关键问题是未来4年谁能更好领导这个国家。与罗姆尼相比,奥巴马是更好的领航员。该报认为,罗姆尼有如墙头草,辩论场上由外交鹰派变身鸽派,过去支持女性堕胎,如今把生命权挂在嘴边,另外在同性恋权益、枪枝管制、气候变迁、健保和移民等议题上摇摆不定。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最高权力的渴望。罗姆尼承诺减税,联邦预算未来将出现更大漏洞,加速经济不平等趋势,虽然他说可以避免各种弊端,但拒绝提出具体建议。虽然奥巴马第2任期无法避免与国会恶斗,但罗姆尼上台也不会成功,综合各项因素,奥巴马是较好的选择。
相比之下,《洛杉矶时报》更是有左派倾向的报纸,向来支持奥巴马政府的政策,早已表态支持奥巴马连任。而保守和右倾媒体则更多渲染“过去4年是灾难,未来4年有危机”,反对奥巴马连任。《福克斯新闻网》、《纽约邮报》以及《华盛顿时报》都支持罗姆尼当选。其中福克斯新闻网近几月一直渲染奥巴马连任后美国将面临的“危机”,比如“两党内战说”和“美国或世界经济崩溃说”等。
暂搁恩怨,克林顿为奥巴马“站台”
当地时间5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北卡罗莱纳州夏洛特举行的民主党大会上发表演说,为奥巴马竞选连任“助阵”。
前一天,拉丁裔的圣安东尼奥市长朱利安·卡斯特罗和“第一夫人”米歇尔相继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他们分别代表了奥巴马所拥有的两大“票仓”——拉丁裔和女性。如果说朱利安和米歇尔的演讲是“以情动人”来描绘奥巴马的个人魅力,那么克林顿的任务则是“以理服人”,证明奥巴马的政策是正确的。
====== 救灾表现为奥巴马加分======
紧绷选战添变量"桑迪"变奥巴马"及时雨"
一场飓风吹散美国两位总统候选人在倒数一周的竞选部署,令原本紧绷的选战再添变量。面对大灾,奥巴马反应迅速,尽显总统风范,与前总统小布什应对飓风“卡特里娜”时的表现恰成对比。飓风“桑迪”对奥巴马来说似是一场“及时雨”,是他最后关头抛离对手的绝佳时机。
2005年“卡特里娜”路易斯安那州当天,小布什正值休假,不但未实时返白宫指挥救灾,更要到两日后才乘“空军一号”到重灾区新奥尔良上空巡视一圈,敷衍交差,一时间引来恶评如潮。
奥巴马此番自然紧记勿重蹈布什覆辙,实时暂停一切竞选活动,专心指挥救灾,反应之快令外界对他赞誉有加。
虽然奥巴马中止拉票,并不代表他没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借媒体集中报道风灾之利,总统等于拥有无限曝光率,种种正面舆论更无形中成为他的免费竞选广告,一招“以退为进”令罗姆尼自愧不如。
天灾给带来奥巴马无限曝光机会
奥巴马虽然没有出现在竞选集会上,但作为救灾总指挥官,他一直都站在镜头前面。昨天,他到距离白宫不远的红十字会总部,向受灾人民谈话,给救灾人员打气。奥巴马告诉他们:“这是数百万人面对的艰难时期,……但美国人民是坚强的。”奥巴马展现他作为国家元首的魄力,他告诉联邦救灾官员:“别研究为何事情办不好,我要你研究如何做点事情。”
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公共政策中心主任贾米森说,天灾给现任总统无限的曝光机会,发表民众希望和需要听到的心声,藉以强调“我是总统”。
奥巴马指挥救灾的表现,预料会提升其支持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