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宁: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郭建宁: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主持人]: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亲爱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人民网和北京电视台共同推出的特别节目“聚焦十八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在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当中,我们看到有这样的一个亮点格外引人关注,那就是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所以在我们今天节目当中,我们也特别邀请到了来自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郭建宁院长和我们就中国文化发展的问题来进行交流。欢迎郭院长。您好。

[郭建宁]:您好。

[主持人]:首先我想先和郭院长交流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发现十七大以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而且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在十八大的报告当中,我们还看到了这样一个战略目标,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想问问郭院长,您怎么来看待文化?您觉得文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奋斗目标当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郭建宁]:是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文化强国,这些概念确实与时俱进。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强调文化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我们怎么看文化的重要性,我们现在一般表述是这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是一个民族肌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走向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我们常说文化复兴、文化立国、文化强国、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是上游,文化是高处的水占领文化的制高点等等,阐明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郭建宁]:具体到文化强国,就是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我们的经济崛起、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增长,不仅是经济繁荣,而且是文化繁荣。所以,在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在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时候,我们实时地提出了文化强国这个目标。

[主持人]:说到文化强国,您说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战略角度,到底文化强国会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包括会给每一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呢?

[郭建宁]:首先从个人来说,关于文化的产生和作用有两句表述,一句是文化何来,就是文化怎么来的。文化何来,有文化的。第二句话是文化何用,有人化文。有文化文化,关键在化。对我们个人来讲,就是在我们这样的时代,我们既要有知识,同时,也要有修养。就是一个人的文化品位、文化内涵,他的学养和他的修养、教养、涵养、素养联系在一起,这个人有气质、有修养、有品位,对一个人来讲,他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就具有竞争力,就具有影响力。对于我们一个国家来讲,就是我们的经济实力提升了,但是我们怎么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整个的软实力,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形象,使整个世界感到我们中国的可亲可爱,感到我们这个民族有自信力、有影响力、有活力,同时中国文化能够更好的走出去。所以它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主持人]:听您一说,对于我们个人、对于我们国家的意义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在这次十八大报告当中,我们还看到了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了,说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使文化产业成为我们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中国文化软实力这个词现在可以说是越来越受到我们国人的关注了。所以您能不能帮我们解析一下,什么叫做文化软实力?

 [郭建宁]: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到了2004年他又出了一本书叫《国际政治致胜之道》,在这本书里他比较系统地阐发了他的软实力论。约瑟夫奈讲的软实力包括三个方面:政治、文化、外交,对应于三个就是经济、军事、科技。在他看来,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这三个是硬实力,政治、文化、外交是软实力。到了我们中国,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时候就说,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我们讲的软实力主要是文化软实力。

 [郭建宁]:文化软实力,我觉得至少应该有四个要点:第一,从内容上看,它应该是原创,是我们自己的原创,别人的东西再多也是人家的软实力不是我们的软实力。第二,它应该有话语权,有影响力,对外有我们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第三,对内有凝聚力,我们13亿人,56个民族有凝聚力。最后一点我认为也很重要,就是它在表现方式上是有一种亲和力,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是春风化雨、水到渠成,软实力最大的特点就是吸引,就是我的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它是一种同化的力量,感化的作用,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它的最高境界。由此我觉得,软实力这三点,就是它的价值是核心,吸引是特征,同化是目的,这就是软实力。

[主持人]:价值、吸引和同化。您刚才提到一个凝聚力的问题。您觉得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提升凝聚力,包括提升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郭建宁]:我们现在看凝聚力,就是对内,对内就是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再说大一点,就是对我们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凝聚我们13亿人,56个民族,增强凝聚力。对外,它是一种影响力,比如我前面讲的中华文化要向外传播,有影响力,有话语权,比如我们现在有很多重要的举措,就是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其中有两个比较成功的范例,一个就是孔子学校,我们在海外已经办了300多所孔子学校。

 [主持人]:包括我去非洲陪领导出访的时候发现在非洲有很多孔子学院。

本文关键词: 郭建宁 十八大 解读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