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平]:有时候我看到新闻媒体发现,哪个地方政府小、干预少,那个地方经济发展就快。这正好是从一个侧面,从一个角度证明了胡总书记这么一个论断的正确性。
[主持人]:我们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也是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我们平常说这样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在这次十八大报告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令百姓欢欣鼓舞的一点,就是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样的一个目标的实现就离不开报告当中提到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我们想问一下,在经济学的领域来讲,您觉得我们怎么样才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呢?
[李义平]:科学发展观是极有针对新的,我们原来的发展虽然支撑了30年的快速发展,但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为什么不可持续呢?因为资源环境的压力太大。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平衡。某种程度上,农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短篇,工业是大而不强,现在服务业也不发展,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不平衡还应当包括是收入分配的不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方面还做的不是那么完善,人与自然之间也不是那么完善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胡锦涛总书记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两种,一种是不发展的问题,一种是发展的问题;一种是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问题,一种是不欠发达国家的问题。我们宁肯面对发展中的问题。世界上没有没有问题的时候,党和政府、广大人民群众都是要解决问题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李义平]:主持人说到在经济建设中如何贯彻,我们首先应当明白,经济增长的目的不是单纯的GDP,那些没有质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GDP,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因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满足广大的人民群众,第一,经济发展应当惠及人民群众,应当从这一目标出发,规定我们怎么样发展、发展什么。在经济工作当中应当贯彻。这一方面也有教训,上一世纪美国的一个经济学家,他在书上引了很多人的话,包括无名氏的话,说到上世纪70年代一个美国40多岁的医生特别羡慕中国人,羡慕中国人骑自行车,呼吸新鲜的空气,不知何时中国人也不骑自行车了,也没有新鲜空气可呼吸了,然后“三高”也跟中国人民沾边了,所以我们应当明白,我们的发展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支持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不是为了GDP而GDP。
[李义平]:第二是在经济工作中要贯彻科学发展观,GDP必须是有效率的GDP,很多地方的形象工程,原来让企业家搞,让资本家搞,资本主义国家叫资本家,在我们这儿是称为企业家,让他们去搞的话,他们不会搞这个东西。因为他们必须遵循投入和产出的分析,他们要看市场的需要。有一些亮点工程,有一些政绩工程,是做出来了,包括一些污染环境的项目,没有真正的经济增长,不是实实在在的,GDP做大了,某种程度上是资源浪费了,或者是市场不承认,价格低廉、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卖不出去,企业被反倾销,这就不行了。我们的经济增长应该是真正的有效率的,应当是真正的增长和就业。
[李义平]:我总是想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的时代应该有一个真正的时代增长率,不要盲目地攀速度,过去30多年两位数的增长,原来是长个子的时候,现在个子已经很高了,再长的话就疯涨了,该长肌肉的时候了。很长时间就像“十二五”规划讲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是7%-9%的中速增长,能提高质量就不错了,这应当是我们时代客观的,符合经济规律的自然增长率,不是盲目追求增长速度。
[李义平]:第三,应当在经济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应该是产业结构的平衡,不是仅仅个别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各地都提工业强省、工业强市,不是把工业做强,是通过工业发展经济,那么谁来管农业、服务业?
[主持人]:出现短板。
[李义平]:所以CPI为什么老上涨呢?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供给方面的问题,北京原来二环之外就是菜地,四季青原来是北京青年下乡的地方,那时候郊区有菜,现在四环之外就没有菜地了。全国的情况是如此,菜价怎么能不上涨呢?另外,我们在经济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注重绿色发展,这是实际性的趋势,我们应当把很好的环境留给后代,我们应当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应当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特别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在经济方面应当注重内需,一些大国在发展的初期,最先发展的国家都是如此,靠自己的生产,靠自己的消费,扩大国内市场是相当重要的。
[李义平]:最近,中国人民大学给研究生开设《资本论》课程,《资本论》我很熟,马克思1867年7月25日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翻译成英文版的时候,恩格斯给他写了一个序言,这个序言后面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话,他说:资本主义生产能力像几何基数一样的增长,消费能力算数基数一样的增长。他说的资本主义就是市场经济,说生产能力很快会把这个东西生产出来,很快让他变的便宜,但是消费能力这个市场需求总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既重视外需,又要重视内需。亚当·斯密是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曾经说过,欧洲必须重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国不仅要重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国还应当重视省与省之间的贸易,中国巨大的省内贸易和国内贸易就可以拉动巨大的产业。
[主持人]:所以我们看到今年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不断地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刚才我们说到了怎么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这次十八大的报告当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关键词就是深化改革。说到经济领域,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关键,您觉得我们怎么样做才能更好地推动、更好地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从民生的角度、从百姓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改革能够让百姓获得更多的益处?
[李义平]:改革使我们有了三十年的发展,我们有继往开来的发展还应当有继往开来的改革,人民对世界的认识是没有尽头,是不断认识的,所以改革也应该不断推进。如果从民生角度来讲,怎么样有利于老百姓。首先是分配制度的改革,现在分配方面不平衡,基尼系数很高了。分配方面的不平衡就直接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当人民没有从改革中获得什么收益的时候,人们会有一种失望的情绪。所以我们必须加大收入分配的改革。收入分配的改革,我想最主要的是胡锦涛总书记讲到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公平有两种公平,一种公平是中间平等,最后把大家拉的悬殊不大,收入基本上差不多。另一种公平是给大家提供几乎相等的机遇,然后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想市场经济更应当是第二种公平,现在我们的收入分配出现问题,就是这种公平出现问题了,很多行业有的人能够进入,有的人进不去,因为找工作找到最后就是凭关系了。有的行业是垄断的,你进不去,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城乡的差别,城乡尽管乡镇也发展了,但城乡还远远没有预期化的发展,农民、农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太大了,农业收入、农民收入的问题,农业价格一上涨,压农产品的价格。还有行业之间的差别,还有国有企业内部员工和领导层之间的差别,领导层一拿就是“天价的年薪”,他凭什么拿“天价的年薪”,他本身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企业,不承担任何风险,完全可以不在这个国有大企业去当领导层了,然后到哪个行政部门当领导,他应当拿一个公务员的工资,这个和一般员工的差别就大得多了。
[李义平]:改革让人民群众受益,还有教育公平的问题。现在教育资源不公平,从农村出生的,在北大、清华这样的重点大学里,上大学的比例越来越小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包括城市也可以看得到。上小学、上幼儿园,包括一些中等城市,公办的幼儿园挤不进去。
[主持人]:包括考大学,北京的大学生可能和外地的学生在报考清华、北大的时候,可能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李义平]:分配的比例不一样,招收的数量不一样。教育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它堵塞了我们进一步发展前进的道路。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李义平]:还有医疗,养老的问题。未来我们谁来养老?现在公办的养老院,一般人进不去,也是奇缺的。教育的问题、养老的问题、看病的问题,大概都应当落实到我们进一步改革中,我们党应当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党的政策最终是要让人民群众拥护的,因为我们党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之所以改革开放,就是要通过改革开放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通过经济发展的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包括您刚才讲到的像医疗问题、收入分配问题、教育公平的问题,在这次十八大的报告当中都会提到,而且也都讲到了我们的思考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发展道路。除此之外,说到深化改革,同时还有一个提法同样非常引人关注,就是有人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在深化改革的进程当中,意味着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在这一方面,经济方面也是有所展现、有所表现的,在十八大之后,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怎样做才能更加增强我们的信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