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4)

李义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4)

 [主持人]:怎么理解呢?

 [李义平]:难以流动的资源,土地难以流动,税收难以流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讲,劳动力是难以流动的,不可能到哪个国家任意去打工。可以流动的是资本、技术,是人家的管理。我们怎么吸引呢?我们把土地的价格压得很低,把环境的价格压得很低,我们把税收也压得很低。这样走下去的话,我们的空间越来越小,我们寅吃卯粮,有的地方靠资源发展,而且难以复耕,他们倒是发展了,但是子子孙孙就不知道该怎么发展了。

 [主持人]:因为土地资源环境都是有限的。

 [李义平]:这是一个符合世界潮流的,未来的发展必须是绿色的,不是绿色的话走不下去,人家也不和你打交道,你自己也难以持续。所以胡锦涛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专门提出来,应当引起全党高度重视,这应当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在经济发展工作中必须坚决贯彻的,这样才能够为子孙后代保存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真正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而且是高质量的需要。

 [主持人]:我们看到此时此刻还有很多网友向您提问,南方网的网友发来一个问题,想清您来解答一下。说报告当中多次提到了“改革”,刚才我们也提到了说目前系的改革进入深水区的问题,他是一位广东的网友,他说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下一步可以哪些方面有所突破,为我们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来?

 [李义平]:那天有一个《深圳日报》的记者采访我,他们原来是特区的。我问他,深圳现在特在什么地方?原来就是搞市场经济搞的早,现在全国都在搞市场经济了,特在什么地方?在美国次贷发生的时候,广东书记汪洋就说了,广东靠承接外来转移,附加值很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大进大出的,面对有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产业链的矛盾暴露无遗,广东必须腾笼换鸟。广东腾笼换鸟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的前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讲全国的,但各地承担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发达地区应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理所当然在这方面作出贡献,对欠发达地区是怎样发挥后发优势,汲取人家的经验和家训,使我们的发展走得更为科学,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广东应该走在前面。

 [李义平]:第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广东应当走在前面,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关键是怎么样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广东省应当在这一方面作出探索,给全国作出表率。

[李义平]:第三,关于创新驱动的问题。创新,我们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号召的层面,创新和发明不一样,创新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创新必须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不是企业家身上才有的,就好象雷锋精神一样,不是雷锋身上再有的,应当去发现、感知、捕获、抓住这样的一种精神,应当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就像乔布斯那样,实际上这个东西能挣钱,但他老想着有一个新的东西推出来。广东应该在这方面走在前面。

 [李义平]:既然经济体制走在前面了,政治体制改革广东也应该走在前面。因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不是分开的,它是浑然一体的东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广东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面应当有探索,也应该走在前面。

 [主持人]:看来广东还应该成为我们中国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李义平]:如果他不成为排头兵,别人就越过去了。

 [主持人]:就超越它了。

 [李义平]:对。

 [主持人]:我们看到在十八大代表当中也有一些私营企业的老板,您怎么看待民营企业这个群体在我们国家发挥的作用?

 [李义平]:原来有记者采访我,原来是7个代表到现在是34个。民营企业家代表增加,应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要看一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哪个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达,哪个地区的经济就发达,那个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达,哪个地区的民营经济就发达,像浙江90%的民营经济,当然浙江的民营经济和广东、福建的民营经济不一样,它是本地的。广东、福建的民营经济不仅是本地的,还血脉文化,他们的家族有很多人出去了又回来的。所以民营经济在发达地区占70、80%,有的地方占到90%,就全国来说对过生产总值的贡献已经超过50%了,应当是有为就有位的东西。而且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说要毫不动摇的支持国有经济的发展,毫不动摇的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为就应当有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从7个上升到34个,完全是社会的真实反映,完全可以说明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放心地在祖国大地上扎扎实实地发展。我曾经说黄孟复副主席到上海做一个调研,和上海的企业家进行座谈,和浙江的企业家进行座谈,和江苏的民营企业家进行座谈,有的民营企业家不放心,他们甚至“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环境好了就在这儿做贡献,环境不好了就离开了,有了十八大的声音,有了这样的迹象,有民营企业家代表从7个上升到34个,我想广大的民营企业家就可以“一颗红心,一手准备”,专心在我们这儿做贡献了。

[主持人]:这是释放出一个非常强有力代表信心的信号,今天我们要特别感谢李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给我们论述了关于改革、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再次感谢您。

 [李义平]:谢谢主持人,谢谢观众朋友。

 [主持人]:我们要感谢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还有网友朋友们,感谢大家。

[李义平]:谢谢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谢谢各位网友。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