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露:人民币国际化初步实现需30年

陈雨露:人民币国际化初步实现需30年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环球财经》:目前中国已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最大出口国。为了能够在不确定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维护本国正当利益,免受现行不合理国际货币体系的侵害,人民币理应成为一种重要贸易结算货币,对人民币国际化作出制度安排。同时,从国际环境看,现有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强烈改革要求,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历史机遇。但美国为了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暗中重返东亚和东南亚,这势必会影响到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

陈雨露: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国家崛起、硬实力和软实力刚柔相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并保持经济持续强盛的重要支柱和国家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是中国21世纪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根本取决于大国经济实力对比的转换,同时由于转换成本的巨大,国际货币体系结构的变迁通常滞后于大国经济实力的变迁,是一个长期、渐进、增量式变化的调整过程。例如,美元对于英镑的货币替代不仅历时近百年,而且滞后于美国对英国的经济超越将近50年。

就目前的世界格局来看,现行以美元本位制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尚不具备发生巨变的条件。原因有三:一是美国依然具备拒绝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以免丧失国际货币垄断权所带来的“超额收益”,并能够通过寻求在实践当中小修小补来维持现行的体系;二是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历史表明,各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使用具有一个巨大的惯性,并不愿意看到剧烈的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三是美元走弱带来的高储备货币国家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巨大的潜在资产损失,已经成为阻碍国际货币体系巨变的重要因素。此外,美国采用经济与非经济手段对中国的遏制,同样也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乃至国际货币体系的转换与替代形成阻碍。不难看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必将是一个“霸权守成”与“力量新兴”相互角力的漫长过程。

人民币的和平崛起之路

《环球财经》:当现代信用货币身兼本国制度货币和国际货币双重职责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特里芬难题”。于是,自从进入牙买加时代以来, 国际货币体系始终遵循着多元国际储备的发展道路。人民币在其中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那么,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走到了哪个阶段?总的阶段性规划又是怎样的?

陈雨露: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课题组撰写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2》当中,我们认为2011年是人民币国际化元年,从此开始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步实现至少需要一个30年的长周期。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未来的30年当中实现两个“三步走”。第一个“三步走”是在使用范围上,即第一个十年是“周边化”,完成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使用;第二个十年是“区域化”,完成人民币在整个亚洲地区的使用;第三个十年是“国际化”,人民币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关键货币。第二个“三步走”是在货币职能上,即第一个十年实现“贸易结算化”,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当中充当国际结算货币;第二个十年实现“金融投资化”,人民币在国际投资领域中作为投资货币;第三个十年实现“国际储备化”,人民币成为国际最重要的储备货币。

目前,我们正处在“周边化”和“贸易结算化”为主的阶段,这个判断也成为各方共识。

我们详细测算了2010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的季度变动趋势,并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从2010年初的0.02迅猛增长到2011年底的0.45,增长了21.5倍,即使如此,与高达54.18的美元国际化指数相比,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还非常低。

我们预计,到2030年至2040年之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由现在的0.45上升到不低于20,从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由现行的美元为主,欧元、英镑和日元等共同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一主多元”的格局,转化成为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元制衡”的新格局。这一格局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受制于“特里芬难题”。

《环球财经》:您刚才也提到,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货币发行国经济实力的较量。经济实力强的国家所发行的货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那么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与人民币国际化是怎样的关系?

陈雨露: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石来自于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来自于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目前的中国经济而言,除了克服房地产经济的困境和世界经济不确定所导致的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巨大矛盾之外,我们应该从更为长期的历史视角去准确找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从1782年至今,世界经济经历的五个长周期平均历时45年,最长的63年,最短的是刚刚过去的第五个长周期历时16年。在此过程当中,英国主要抓住了第一和第二个长周期,从而实现了科技创新,工业革命和管理革命。美国和日本则分别抓住了第三、第五个长周期和第四个长周期实现了经济崛起。

特别是在美国抓住的第三个长周期(1890到1920年的美国“进步时代”)当中,美国社会精英和草根民众众志成城、上下一心完成两件大事:一是奠定了以自由观为核心的美国核心价值体系;第二,在此基础上构筑了以科技、金融和法制为三大支柱的国家发展模式。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应该借鉴美国“进步时代”的做法,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牢牢抓住未来的第六和第七个长周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具有活力的现代国家发展模式,从而为人民币崛起奠定重要的经济和价值基石。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