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峰:奥巴马“抢不走”缅甸(2)

魏峰:奥巴马“抢不走”缅甸(2)

缅甸局势的发展是中国主张和影响的重大成功

缅甸被西方打入另册的始点可以从1990年算起。1988年缅前强人奈温垮台,缅军方接管政权,1990年大选,以昂山素季领衔的缅民盟宣布自己获得压制性胜利,但缅军方拒绝承认大选结果,决定“先制宪后交权”,引来了西方的强烈指责,由此开始了不断加码的对缅制裁,甚至多次有美国将直接出兵推翻缅甸政权的传闻,导致了缅甸不惜代价从沿海的仰光,迁都于中部地区的内都比。2007年,缅甸爆发所谓“番红花运动”,由于曾高度寄予期望,在其失败后西方进一步严厉了对缅甸的制裁,对2008年的新宪法公决更是冷嘲热讽,不屑一顾;2010年缅甸举行还政于文官政府的大选,西方仍然只视之为完全的骗局。

二十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的,一贯的主张,都是从根本上反对缅甸军政府的执政,不承认他们主导的制宪议程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要求缅军方以1990年选举为基础,迅速向以民盟为主的反对派移交权利,除非之外,缅甸不可能有其它得到国际社会承认和重新接纳的出路。

相反,中国则长期的,一贯的主张,和何时选择和如何选择发展道路属于各国的主权范畴,外界不应强加干涉。而从缅甸的实情看,再要求以1990年选举结果为基础移交权利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应该对缅甸的政治和解进程保持耐心。尤其为缅甸人民生活必要考虑,缅甸应当得到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制裁。终究,缅甸各方将能找到妥协的方案,而国际社会届时应该充分尊重。

很自然,作为缅甸的主要邻国之一,又几乎是唯一主张不干涉缅甸内部事务,不以政治原因限制经贸往来的大国,被孤立和封锁的缅甸与中国的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得到了深入的发展。而又由于中国的带动和遮挡作用,泰国等东盟邻国也能坚持对缅甸保持正常的经贸往来,这股潮流甚至迫使一度追随西方对缅制裁政策的印度改辙更张,转而积极促进与缅甸的关系。最后结果就是,虽然被西方一再制裁和排斥,但缅甸的经济不但没有如大多数受到西方严厉制裁的国家那样大幅衰退甚至崩溃,相反近年来更越来越呈现巨大的发展潜力。说到底,不论是希拉里还是奥巴马作出的决策,对缅甸的政策突然大转弯,都是因为认识到,“只要西方保持持续的高压,缅甸终究只能按照他们的条件屈服”,在中国已经成为东亚主导经济力量的背景下,只是种幻想了。

再拿中国影响力仍然不大,也很少愿意过深卷入的中东,近年来那些被西方列入另册的国家对比,就更加明显了。已经投诚悔过的利比亚,仍然逃不过秋后算账,整个国家被打成了四分五裂的部落联盟;叙利亚再三挣扎,还是没能压下被外力引爆了全面内战;而另一个宿敌伊朗,在西方的经济制裁下,经济只能用百业萧条来形容,也直接导致了其精英集团内斗争激烈加剧。对比之下,缅甸只能为它能身处二十一世纪的东亚而感到幸运和幸福了。

西方曾经坚决反对以原缅政府为主的制宪进程,坚决反对出身军方的人士换个面目继续执掌缅甸,但现在却不得不尊称前缅军中将,军政府总理吴登盛为“缅甸总统阁下”,争相邀请他访问本国。以昂山素季为首的主要反对派,直到2010年还拒绝承认新宪法,全面抵制了大选,但最后却不得不满足于以参加少量议席补选的方式加入现行政治体制,缅执政当局甚至懒得满足昂山要求小幅修改就职誓词,这么一个无关痛痒的面子要求。

所以现实很明白,最后,是中国的主张和政策,完全符合了缅甸情状的发展和结果,或者说,至今为止,这么多年来,围绕着缅甸的国际政治角力,正是以中国的主张被全面接受为一个阶段性结束的。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