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峰:奥巴马“抢不走”缅甸(3)

魏峰:奥巴马“抢不走”缅甸(3)

缅甸与中国、西方关系并不是零和

当然,国家间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有的只是永久的利益。已经丰收的土地,如果不保持精心的整理,不久就会又杂草丛生。并不是说中国在缅甸这盘棋上暂时赢了一局,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

希拉里、卡梅伦直到奥巴马等的先后访缅,证明了西方对缅甸的策略,从一味的强压逼降,转向了软硬兼施的“招安”。一方面,对昂山素季的造神运动更加如火如荼,有着国父之女光环和英国姻缘的天然联系,帮助她进一步抬高声望,控制反对派力量,对西方来说是微本而厚利,自然不会放弃。另一方面,分化现执政集团,用奉送几顶“改革者”之类,反正无需花钱的高帽,如果真能拉拢到吴登盛等实力人物转向固然最佳,失败了也能引发缅现政权内斗,总不会亏本。这种双管其下的算计早就是轻车熟路,熟的不能再熟了。

但算人者亦被人算,不管美欧的算盘是如何打的,缅甸受到的国际压力减轻,经济更加开放,活动的余地增大,绝不意味着中缅关系必然会转向疏远。固然,从缅甸的角度看,它这样的中小国家自然不愿意在政治、经济上受到唯一的外来大国的全盘控制,这是有人以为可以破裂中缅关系的切入点所在,但缅甸为了其它大国的利益,而和身边原本相安无事,其实还互惠互利的强大邻国闹翻就更是毫无理由,且是极其不智。

有了更多的选择后,缅甸以后肯定会更多的展示出待价而沽的表情,密松大坝事件不会是中缅间最后一次纠纷,但也就是为了要卖个更好的价格而已。以中国最看重的油气转运港和管道为例,建了,中国年年会按合同向缅甸支付大笔租金,不建,莫不成有人也能按合同年年给缅甸大笔付钱?

以顺势对逆势,这是中国在缅甸不怕被“抢”的底气

归根到底,中国如今所处的不是一个冷战的世界,而中国更不是苏联式的霸权国家,那套冷战时对付苏联百般灵验的招数,如今照样对中国使出来,自然有气无力。有人以为只要放松了压力,缅甸自然会寻求摆脱中国的控制,于是便能顺势以仁义大哥的保护者身份出现。但当中国根本就没有寻求控制缅甸时,这个算盘还怎么继续往下打呢。

那要是也真的努力帮助缅甸发展,搞和平竞争呢?那欢迎还来不及啊,一个更富有更安定的缅甸难道还会对中国更不利吗。

这就是顺势而为和逆势而为的差别,中国对于缅甸的需求,依次无非是:保护西南边疆的安定,进入印度洋的贸易通道捷径,和周边贸易的重要对象。而这无不也是缅甸的迫切需求,无论是谁主政缅甸,要想稳定和发展,就必然需要和中国友好相处,而与有一个稳定、发展且友好的缅甸相比,它是不是能被“独占”根本就不重要,也从来就不在考虑之中。

正因如此,不仅是缅政府在与西方重新恢复关系的同时,不断宣传和保证,与中国继续保持亲密友好是绝不动摇的国策,就是昂山素季,在重获自由后不久,就也公开表示了与中国友好合作是缅甸的必须选择。

当然,我们不必把政治人物的公开允诺都当真,但是,昂山素季近年来被描绘为女性的曼德拉,倒是让笔者联想起,当年曼德拉和他的非国大在反抗斗争时期,欣然接受了中国几十年的坚定支持,但当终于苦尽甘来,熬成正果之际,为了当时更大的利益,毫不客气的把中国晾在一边好几年。谁说现在这种事不会反着发生呢?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