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凯:收入分配改革须“伤筋动骨”

汪玉凯:收入分配改革须“伤筋动骨”

十八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据了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已明确将在2012年第四季度制定,力争年底前出台。11月19日起早报推出系列访谈,就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制度设计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先后对话:

增长和分配是永恒的矛盾,任何国家和政府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去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其增幅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幅的1.76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幅的1.39倍,而同期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为20%左右,也远高于居民收入。一方面是不断攀高的公共财政收入,一方面是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的持续下降,政府的钱用在了哪儿?

早报记者为此专访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试图厘清当下的利益分配格局。近年来一直撰文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的汪玉凯表示:“分配制度上的缺陷导致财富源源不断地向三方面集中:一是从政府和社会来看,财富向政府集中;二是从劳资关系来看,财富向资方集中,如国企高管与普通工人的收入差距;三是从普通行业和垄断行业的关系看,财富正向垄断行业集中。”

而造成利益分配格局扭曲的根源,汪玉凯说:“我国的市场经济不仅仅存在‘灰色权力’,还存在‘灰色资本’和‘灰色暴利’。其中,公权力得不到有效控制是最重要原因。”

所以,对即将出台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汪玉凯认为,“这个方案如果不是一个伤筋动骨的改革方案,我认为改变不了目前整个利益格局。不过我们也应该理解,即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本身也是动不了目前的既得利益格局的,因为没有相配套的制度对既得利益的控制,没有大的机会均衡,光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本身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的。”

1 、一次分配: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低于国际惯例

我国一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现在已降至40%不到,而按照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即政府和企业拿走的国民收入不会超过40%,但中国现在颠倒了。

东方早报: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一提法被认为是抓住了中国收入分配的关键和问题所在。您怎么看?

汪玉凯:从今年发布的《2011中国薪酬报告》来看,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低于GDP增长率0.8个百分点。

报告引用统计局数据测算,去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增幅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幅的1.76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幅的1.39倍,而同期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为20%左右,也远高于居民收入。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有数据表明,我国的一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持续下降近20个百分点,现在已经下降到了40%不到,而按照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即政府和企业拿走的国民收入不会超过40%,但中国现在颠倒了。所以我们的第一次分配的格局已经不合理了。

东方早报:过去政府可以下命令让企业涨工资,但现在市场化以后就没这个权力了,政府还能控制什么呢?

汪玉凯:对。对企业,政府完全控制不了,但是政府的收入政府自身是可以控制的,但现在这个问题也没解决好。这些数据都是可以查到的:去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47.2万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再加上3.15万亿元土地出让金、2万亿元的税费、1万亿元的社保,所以政府去年的收入超过16万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在47.2万亿元的经济总量里,政府拿走超过30%。这个利益格局也是非常不合理的。

2、 二次分配:政府民生支出仅是发达国家的一半

政府在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保障性住房五方面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越高,证明二次分配力度越大,前四项支出在发达国家最低比重是56%,而我国五大支出比重是30%。

东方早报:一次分配出了问题,是否可以依靠二次分配来弥补?

汪玉凯:一次分配不是说完全不可调整,只是调整会有一个过程。比如,劳动者有没有能力、渠道、手段进行维权。碰到就业形势不好,劳动者的手段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我们寄希望于二次分配,我们看到政府这些年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效果并不特别好。比如对照着看政府在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保障性住房这五大方面的支出占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支出越高,证明这个国家二次分配的力度越大,反之亦然。

有数据表明:医疗、教育、社保、就业这四大支出在发达国家最低比重是56%,像瑞典这样的高福利国家达到70%,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财政支出的70%的钱用在了民生问题上,而我国五大支出的比重是30%。

东方早报:按人均算岂不是更低?

汪玉凯:对。所以我们的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尽管这些年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现在的医疗覆盖面达96%,养老的覆盖面达70%……但由于过去欠账太多,所以现在还是追求低水平广覆盖的阶段。现在按照官方的统计方法,会把基础性建设的投入也算在公共服务的投入里,这样一来比重可能会高一点。

东方早报:所以我们的二次分配结构也不合理?

汪玉凯:我们的收入分配制度结构是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上的缺陷导致财富源源不断地向三方面集中:一是从政府和社会来看,财富向政府集中;二是从劳资关系来看,财富向资方集中,如国企高管与普通工人的收入差距;三是从普通行业和垄断行业的关系看,财富正向垄断行业集中。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