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凯:收入分配改革须“伤筋动骨”(2)

汪玉凯:收入分配改革须“伤筋动骨”(2)

3、利益格局的扭曲是分配制度出现问题的根源

中国现在有2.4亿农民工,在城市里也没有和城市同等人群处在同一个就业起跑线上,不是处在均等的机会里。

东方早报:除了制度本身,还有什么影响了这个分配结果?

汪玉凯:我认为是机会的不均等。这些年来我们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现在看来这个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是有道理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群体共同富裕……我认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确实有一些人和一些地区先富起来了,但是第二目标仍没有实现,就是没有能够带动更多其他人群的共同富裕。而且现状是,机会越来越不均等。比如近几年总是曝出国企老总动辄年薪上百万,他的贡献真有那么大吗?

一般来讲,市场解决不了的公共领域会让政府来投资,市场自己可以解决就不用国企了。但在我国,国企太多、面太宽,比如电信、石化、银行、保险等建设性领域,都是国企唱主角,使得国企与民企没法在同一竞争起跑线上,这种对资金、资源、政策的绝对优势,使得国企处于强势垄断地位。

东方早报:有报道说,一个电力公司的抄表工年薪可以达到15万元。

汪玉凯:这就是结构性的不均衡。这与这些个人无关,只是他们幸运地身处优势结构板块而已。

东方早报:您怎么看农民工问题?

汪玉凯:这些个人,也是不均等的。这些人在城市里干着最脏、最重的活,拿到的报酬待遇可能只有城市同等人群的一半。中国现在有2.4亿农民工,其中在城市的有1.6亿人,还有8000万住在乡镇,这些人在城市里也没有和城市同等人群处在同一个就业起跑线上,不是处在均等的机会里。

东方早报:造成机会不均等的根源是什么?

汪玉凯:不单是机会不均等的根源,分配制度本身出现问题的根源,都是由于整个利益格局的扭曲,其中,公权力得不到有效控制是最重要原因。

4、“三灰现象”扭曲社会利益格局

一小部分人的财富积累更多的就是通过资本并购,通过资本上市过程中“灰色权力”对“灰色资本”的运作而产生巨大的“灰色暴利”。

东方早报:那么造成利益格局被扭曲的元凶又是什么?

汪玉凯:就是我说的“三灰现象”,我是国内第一个提出的。我国的市场经济不仅仅存在“灰色权力”,还存在“灰色资本”和“灰色暴利”。

所谓灰色权力,是指借助公权力的影响力,通过子女、配偶、亲戚或朋友等,在市场中或者暗地里,通过权力的运作对稀缺资源的获取、倒卖,资本运作,或者不公平交易等,以获得巨额利益的权力行为。这里的核心是借助权力的影响力。所谓灰色权力地带,是指在市场过程中围绕垄断、监管等诸多领域所形成的非正当攫取经济社会利益的权力网络。

所谓灰色资本,是指借助权力影响力,获得的稀缺资源的使用权或资本的运营权。灰色资本的本质,是一种由公权力转化而来的资本支配形态。

所谓灰色暴利,是指通过灰色权力的行使,灰色资本的运作而产生的巨额暴利。这种灰色暴利,可以使一个人在最短时间内,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实现暴富。一小部分人的财富积累更多的就是通过资本并购,通过资本上市过程中灰色权力对灰色资本的运作而产生巨大的灰色暴利。

东方早报:就是老百姓说的“空手套白狼”?

汪玉凯:对。这是通过公权力在市场经济中获取巨额的暴利,这才是造成整个社会利益格局扭曲最大的元凶,这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这种“三灰现象”遏制了人的机会,也漠视国家的制度,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

东方早报:用网络语言说,现在是一个“拼爹”的时代。

汪玉凯:说白了,就是底层往上流动的机会越来越小。机会的不均等造成的后果就是社会阶层固化。固化之后,上层的孩子要出国、要赚大钱……一切都游刃有余,而社会底层的孩子即使从北大、清华这种最好的学校毕业都有可能找不到工作。流动的空间被压缩得继续缩小的话,对当下中国是非常危险的。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