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中国经济崛起与“强国”之辩

王东:中国经济崛起与“强国”之辩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国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同时引发的各种各样的猜测和疑虑也日益增多,来自国际上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冲击是中国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并不宽松,承受的国际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从国际层面看,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在国际上引起与其他国家的矛盾和斗争,尤其是与发达国家间的矛盾和斗争;另一方面,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的种种诋毁和肆意曲解,势必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干扰和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未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将更加紧密,中国发展需要进一步与世界融合,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发展的助推。因此,如何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成果与强国现实?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又如何在发展与世界融合中寻求中国国家利益与世界共同利益的平衡点?这些都是中国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

一、中国经济崛起的“神话”

2010年,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此前国内外众多媒体和各界关于中国GDP总量将超过日本的纷纷猜测和传言,随着中国和有关国家及国际机构陆续公布的相关数据得到确认。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GDP总量达到了5.74万亿美元,而日本GDP总量为5.39万亿美元,比中国少3500亿美元。从上述数据看,目前中国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日本则退居世界第三,中国经济崛起的“神话”成为现实摆在世界面前。在当前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GDP总量的进一步提升毫无疑问地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象征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更重要的实际意义是让世界看到了一个21世纪的中国是如何在世界民族之林崛起。与此同时,以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崛起,导致世界格局的变化更加明显,这意味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将成为未来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这一变化和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21世纪伊始,中国经济发展便进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后GDP总量年年创出新高,GDP总量世界排名也在不断赶超发达经济体大国,先是于2007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国家,而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又先于发达国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复苏,2010年GDP总量一举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显然,中国经济的崛起意味着21世纪世界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的GDP总量仅为日本的1/10,在20年的时间里中国不仅缩小了与日本的差距还超过了日本,这在当今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奇迹。特别是,在当前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下,随着各国经济复苏的千差万别,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论是国际还是中国国内都会感受到中国经济空前的发展和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21世纪的前10年中国便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那么再有二三十年中国经济崛起的“神话”将如何演绎?对中国的关注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议题。对此,国外一些媒体和经济界有评论认为,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间,中国GDP总量将赶超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也有评论认为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无论未来中国GDP总量将赶超美国的结论是否为时过早,还是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是否是媒体的过度渲染,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有理由判定中国经济崛起的“神话”还将续写。

从中国经济崛起的现实意义上看,单纯的象征性意义已经渐渐淡化,实际意义更加突出。过去,国内外部分媒体和学术界对中国经济崛起的评论大多侧重的是象征性大于实际意义,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世界影响的进一步渗透,各界对中国经济崛起的看法有了新的转变,愈加看重的是实际意义大于象征性,其中国际社会主流的看法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影响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经济的崛起。显而易见,不仅中国经济的崛起,而且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总量上缩小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世界经济格局经济总量对比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因素多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因素。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陷入了严重衰退,西方发达国家已无力再独撑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局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G20机制取代了G8的部分功能,成为主导世界经济协调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而G20机制和G8机制的区别就在于:G8机制是少数发达国家的“富人俱乐部”,在世界经济中不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其主导世界经济的能力和权威性大大削弱,在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面前形同虚设;而G20机制在世界经济中则更具普遍性和广泛性,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在G20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发达国家形成了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以及全球治理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机制。G20合作与协调机制在形式上是以各不同经济体国家的独特方式协调经济、金融政策的多边架构,其有效性优于G8架构。因此,有评论认为:G20属于典型的非正式机制,成员国在G20机制内的主要目标是寻求国际共识而非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承诺,反映国际共识的协议也主要依靠相互监督来加以落实。值得强调的是,虽然这些共识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共识本身以及对形成更多共识的迫切需求却成为推动G20机制不断发展的“原动力”。虽然G8架构在处理全球问题和协调有关国家政策方面确实曾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G8架构主导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的代表性和权威性等方面不断受到置疑。舆论普遍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G8成员国在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上始终存在着分歧,应有的国际合作与协调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独立的矛盾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G20机制必然要取代G8机制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的主导平台。从未来一段时期看,在当前国际金融领域依然危机四伏和世界经济形势变数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独立的关系,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导向并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依然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问题,能够担当此重任的恐怕非G20机制莫属,西方发达国家要想找回主导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地位的过去已很难了,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上的崛起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而中国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凸显。

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在G20机制中作用和影响的日益突出,中国在同国际社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和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世界面前展现出了一个正在崛起中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积极参与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与协调,在G20机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为此,中国经济崛起影响世界被当前国际社会视为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国际媒体普遍认为,在本世纪未来的二三十年间中国经济的崛起必将对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的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对于中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也需要有一个客观和理性的判断,不可妄自尊大。尽管中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无论是从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看,还是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来看仍离世界经济强国有相当大的距离,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难题和未知数。从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看,中国人均GDP通常的说法仅为3800美元,在世界排名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甚至低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另外,人均GDP不等于人均收入,如果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国的实际人均年收入大大低于人均GDP,更不要说由于受到各种实际情况和因素的制约,目前所公布的数据并没有覆盖到全国人口。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人民币,而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接近50%,城镇居民数量与农村居民数量基本相等。以此计算,2011年中国总体上人均年收入应约为12500元人民币,折合不足2000美元,此外还有统计数据无法涉及的方面。因而,从中国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看,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具备经济大国的水平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中国经济实质上还处在一个中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要真正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不懈的努力。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如资源生态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发展方式需要转变、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居民收入差距的明显扩大(包括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以及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仍差强人意。这一系列民生领域的问题需要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