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解放碑小贩摔倒事件(5)
首页> 经典案例> 正文

重庆解放碑小贩摔倒事件(5)

总体来看,此次事件的应对有层次有节奏,着手事件调查并较快化解了网友疑问,可谓一次较为成功的危机应对。虽然重庆城管打人事件就此得以解决,舆情逐渐平稳回落,但是为何几张只有受伤摊贩并配以“城管打人”标题的照片却引发了舆论热潮,不得不引人再次深思。2009年,一本名为《城管执法操作实务》惊现“江湖”,书中教导城管如何做到“以暴制暴”时不留下把柄,引发网友大加挞伐,愤而称此为“流氓培训手册”,甚至有网友戏言要据此写本《防匪指南》卖给摊贩用以防身。城管与小贩,本身就是弱势群体与更弱势群体的战争,从崔英杰案到夏俊锋案,这种弱者间的“战争”没有赢家。

城管,本应是服务于城市,让城市生活更好的守护者,现在却为何成为了公众的“眼中钉”?这其中,暴露的不只是政府公信力的丧失,更是制度的缺失。如何改变城管在公众心中根深蒂固的恶劣形象,需要政府管理部门拿出坦诚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正如重庆渝中区政府回应的那样: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管理,加快推进社区商业网点和便民摊点规划的实施,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才是重中之重。

本书作者:

重庆的这次应对算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应对,几天之内就使事件平息。其实也许不涉及城管,是两个小贩、或是其他的什么人推了、甚至打了小贩才使小贩血流满脸,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影响。可见,越是公众印象不佳、容易被公众关注的部门,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应对的时候也越应当以真诚、坦荡的态度、及时、准确的真相,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和理解,处理问题,平息事件。

“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奉民为先。即使是反面的舆论、负面的消息、甚至是诬蔑或诋毁,也不要急着反击,甚至抓人、以诽谤定罪,而要抱着“一心为民”的心态,回应而不是回击,记住而不是记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