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如何妙答提案?(2)

明成祖如何妙答提案?(2)

提案四:据说山谷中传出“万岁”声,要求庆贺。永乐十三年(1415)春,贵州布政司向朝廷报告:有人在太岩山听到山中连续发出“万岁”的呼声,这是皇上威德远播,感动山川的明证。尚书吕震请求庆贺。

明成祖说:在山谷呼喊,会听到回声,这是常识,哪里是什么奇异的事情?

提案五:有兔唇缺陷的人不能担任武官。永乐年间,兵部提议,在有世袭武官资格的人当中,凡有“兔缺”(兔唇、唇裂)缺陷的,均不得世袭武官。

明成祖断然拒绝采纳兵部的提议,说:“武臣当察其智勇怯弱及武事如何,岂当论相貌?孙膑既刖,智尚可用。”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战国时军事家孙膑虽然被削掉了膝盖骨,但他的智谋可用。

提案六:天上见到寿星,要求庆贺。明永乐十五年(1417),寿星现,群臣上书请贺。

明成祖说:往年寿星出现,你们以为是祥瑞,纷纷致贺。然而四方旱涝、蝗灾、流行病比比皆是,却很少有人向我报告。他对群臣的提议不予采纳。

明成祖遇到的这些搞笑提案,其他皇帝也多次遇到过。如清代嘉庆年间发洪灾,嘉庆皇帝下诏,征求解决自然灾害的法子,一时间群臣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中一位是这么上奏的:大家分头行动,把全国妇女集合到操场到广场到演兵场,每人发一条黄色的裤带子,系到女同胞的腰间,然后叫她们沿长江游行,沿黄河示威,沿中国七大水系喊口号,用上这法子,则可以与天斗与地斗,战天斗地,战无不胜了。其科学原理是:黄属土,土能克水。

对此提案,嘉庆皇帝不仅没有采纳,而且还发了一顿脾气,“下诏求言,求得此种之言,令人浩叹而已。”

明成祖很勤政,经常批看奏折。批阅奏折时,皇太孙朱瞻基(即后来的明宣宗)常常随侍一旁。一天,明成祖一时高兴,把几个奏折递给他。年方十一二岁的朱瞻基批答的内容洞中窍要,让祖父非常满意,只发觉一桩疏忽,没有把奏折上的错讹字圈出。成祖问:为何不留心文字?朱瞻基答:只要大事不差,这些无心之误,又何必苛求。成祖不答,又问:天降灾眚,是该祈禳还是该修德?朱瞻基答:为君的修德该随时留意,等见了灾难,修德都已经晚了,还去祈禳它作甚么。明成祖听后,天颜大悦。由此可见,明成祖胸有社稷苍生,是个不错的皇帝。

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明成祖,十分注重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史称“永乐盛世”。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