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新论断解读观点大集锦(9)

十八大报告新论断解读观点大集锦(9)

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

十八大报告指出:海峡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这是全国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主张,体现了我们党推进两岸关系稳步向前发展的政治智慧。

“一个中国框架”的提法首次使用是在2008年12月31日召开的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在这次大会上指出:“两岸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就有了构筑政治互信的基石,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对于什么是“一个中国框架”,贾庆林在2012年7月召开的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解释说:“一个中国框架的核心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从各自现行规定出发,确认这一客观事实,形成共同认知,就确立、维护和巩固了一个中国框架。”应当说,“一个中国框架”相较于“一个中国”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它是两岸各自现行规定的最大公约数。在当前两岸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双方对一个中国的政治内涵还存在某些分歧,但只要双方确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并非国与国关系这一客观事实,也就有了政治互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从而为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王淑翩)

进一步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一论述,进一步树立起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显示出中国的自信。

中国历来是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历来是负责任的政党。因为负责任,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因为负责任,我们把“共赢”与“和平、发展、合作”一同写到了我们高举的旗帜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天的中国,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世界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日益成熟,愈发自信。

“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透过十八大报告里的这些语句,世界切实感受到了厚重的中国责任。(徐珊)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