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印度洋战略”的对策建议

中国实施“印度洋战略”的对策建议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交往的重要通道。实施海洋战略和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高交通运输能力,维护能源和经济安全,拓展发展空间。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制定和实施了海洋战略,以加强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中国在加强海洋管理、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安全、推进海洋合作、捍卫海洋利益等方面与许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认识海洋、热爱海洋、制定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紧迫问题。

21世纪是印度洋的世纪。印度洋地区是美国“新两洋战略”的轴心,是波斯湾局部战争和印巴、巴以等热点冲突聚集地,是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策源地,也是几大文明冲突交汇的地区,其复杂性和重要性可比肩其他任何地区。同时,印度洋地区资源十分丰富,其战略经济利益巨大。这使得印度洋对于中国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和能源供应安全以及促进开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海洋世纪呼唤中国经略海洋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从全球大航海时代开始,海洋就扮演着决定大国兴衰的重要角色。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将海洋作为对外输出商品、掠夺海外殖民地、争夺势力范围的重要通道。1890年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提出了“海洋中心”说。在马汉海权思想的影响下,英国、德国、日本、法国等都先后将其理论作为加强海军的重要依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原来不太重视海洋的国家(如美国等)也积极发展海军,以保护其海外利益。由此世界海洋的争夺、海军的竞赛与较量日趋激烈。当今的“海权论”者不仅主张国家要建立现代化的、强大的远洋舰队以保护国家的海外贸易、海外市场、海上航行、海外利益,而且主张把国家的政治意志和外交影响投射到海洋,并借以影响陆上事态和进程。鉴于海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全球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现代世界强国都从战略全局上关注海洋[1](P32)。作为未来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海洋,正成为各国进行战略博弈的重要手段[2](P1)。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还是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国的崛起都是通过海洋而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从现在和未来看,由于海洋的重要性上升,一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都必须重视海洋和经略海洋,切实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成为海洋强国,并在国际海洋机构中具有决策影响力。从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史看,兴衰荣辱也与海洋密切相关。从秦汉的强盛、大唐的繁荣到明清的“海禁”和近代的海防危机以及现代的海洋权益争夺,无一不折射出海洋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从当代中国来看,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大陆海岸线18000公里,岛屿6000多个,岛屿岸线14000公里,领海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300万平方公里,其中部分海域与其他国家的主张重叠[3](P85)。从国家实力兴衰的历史进程看,中国正处于国力迅速上升的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日益彰显生机和活力。正处在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由封闭的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的状态转变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并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历史时期,与上述变化相伴随的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前所未有地向外扩展,国家的机遇与挑战也越来越多地在海洋方面表现出来[4](P1)。海洋是中国能否成为潜在的全球强国的决定因素。

1.中国崛起离不开海洋资源的支撑

当今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和人口不断剧增”三大威胁,而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生物、矿产、化学、可再生能源、水资源以及滨海旅游等资源[5](P38)。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地球陆地上的资源难以为继,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6](P66)。中国拥有辽阔的海域及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保证中国未来能源供应拥有新的来源,而且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支柱和重要动力。

一方面,中国广阔的大陆架海底不仅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资源,而且种类齐全。其中,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资源的“可燃冰”[5](P38)。另一方面,一系列海水养殖关键技术的突破使中国的海水养殖产量大幅度提升,现在的产值比实施“863”计划前增长了近100倍,占世界海水养殖总量的74%,奠定了中国世界第一海水养殖大国的地位。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根据即将出台的新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国海洋经济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全国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9.7%提高到2020年的20%以上[6](P67)。可见,不断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中国现在和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2.中国崛起依赖于海洋通道的保障

海洋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海上交通线是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中国未来战略利益要求中国必须确保进出大洋的权利和确保海上机动的自由。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6420.5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18986.00亿美元,进口总额达17434.59亿美元。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对外贸易依存度快速提高,且远远高于世界外贸依存度的平均水平。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突破50%,2006年更是达到67%的高点。此后受中国经济转型、内外需结构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逐步回落,2008年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0.2%,2011年降至50.1%[7]。随着中国贸易伙伴的增加和市场的拓展,保障海外经济利益和通道安全就变得更为重要。2000年中国对欧、美、日的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6.47%、20.92%和16.70%(合计54.09%),2011年分别占18.74%、17.08%和7.76%(合计43.58%)。尽管占的比重下降,但仍然占有较大份额。而中国对自由贸易伙伴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份额不断上升。其中,中国对东盟、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的出口额占的比重分别从2000年的6.96%、0.63%、0.90%和0.49%上升到2011年的8.94%、2.66%、2.05%和1.68%[8]。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2011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达25378万吨,同比增长6%;全年进口原油共花费1966.65亿美元,同比增长45.3%;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5%,比2010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进口大国,且目前90%以上的石油进口需要从海上运输。可见,海洋通道安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3.中国崛起必须有强大的海洋防务做后盾

海洋防务直接维系一个国家的安全,中国作为一个背陆面海的正在崛起的大国,也必须有强大的海洋防务。随着中国和平崛起的步伐加快,海外利益和公海活动日益增多。强化对海洋权益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以及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海洋防务是保障国家安全与利益的需要。目前中国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水平还比较有限,要保障中国领土和领海主权、维护国家统一、更好实施海洋管辖权和维护中国在世界海洋上的合法权益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传统的海防是对国家海疆和陆地的防御,而海洋防卫是对中国在世界海洋上国家利益的有限捍卫。海洋防卫不仅把防卫区域由陆地和领海扩大到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公海,而且增加了防卫内容,例如保护海上交通线、保卫中国各种海洋开发活动、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4](P215)。因此,加强海洋防务已成为中国获取战略优势、提高威慑力、维护国家利益的迫切需要。

其次,海洋防务是保障中国崛起的需要。中国的崛起是历史的大趋势,其中经济的崛起是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标志,而它的经济重心就是防务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地带”,但这一地带却面对着诸多矛盾特别是复杂的南海问题,使其潜藏着巨大危险。如何确保这一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控制周边海域、扩大沿海地区的海上战略纵深是中国崛起的必然战略选择[9](P47)。

再次,海洋防务是中国更好应对海上冲突、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国海外和海洋经济利益的日益增多,所面临的风险也开始急剧增加。如何保障中国公民在海上的人身安全以及中国的海洋经济利益,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对世界经济做出更大贡献,已成为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也频繁发生在中国海洋安全利益范畴之内。因此,中国崛起必须加强海上防务建设,以维护中国的海洋利益。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