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渐进式改革之路剩下的“硬骨头”(2)

解决渐进式改革之路剩下的“硬骨头”(2)

记者:您讲的很深刻,而且有一定的预见性。那么,针对中国改革自身发展逻辑和国内外环境的改变,您认为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深化改革的战略基调应是什么?

常修泽:我在党的十八大前完成并上报的内部研究报告《党的十八大后的中国改革战略探讨》提出,战略基调是:“刚柔相济,平滑运作,在‘两个鸡蛋上跳舞’。”中国的改革究竟如何定位、如何把握,基于此前的改革实践,我认为“中国改革之道”应当是:中国的改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革命”,但它又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中国的改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变法”,但又有某些类似于“变法”的特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习近平同志既强调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又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的内部研究报告,建议新阶段的改革应当把握这场“深刻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均衡点,刚柔相济,平滑运作。

记者:我看到,您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新时期改革的战略思维》中,提到您的战略视野:“见天光、接地气、立人本”,很新颖。我记得,去年9月,您在南开大学谷书堂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就提出这一思想,当时人民网天津频道专门报道了您为什么强调改革应具有这样的战略视野?

常修泽: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哲在《易经》中率先提出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这是研究改革(即“易”)的大智慧。“见天光、接地气、立人本”九字箴言,这是我学习《易经》后提出来的,也算一种“专利”吧。

“见天光”,是指顺应天下客观发展趋势。诸葛亮《隆中对》一开始就讲天下“大势”。那么,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如何?依我之见,主要有两个:一是现代市场经济。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应该汲取,它所暴露的市场经济的某些弊端更值得反思。但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比市场经济更好的体制。对于我国来说,一方面苦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更苦于市场经济不发达。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是天光,不能动摇。二是社会公平正义。美国为什么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呼唤社会公平正义,是当今世界的潮流。近来,网上流传我《南美改革的考察与分析:“在两个鸡蛋上跳舞”》的文章,浏览量很大。我的基本观点: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应努力寻求社会公正与经济市场化之间的最佳均衡点。国策: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平“两个鸡蛋上跳舞”,努力打造“市场—公平—反腐”的金三角体制结构。

“接地气”,是指符合我国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一个就是国情,刚才已经谈到了,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等,第二个就是民意。我2012年1月、2月沿着小平同志20年前的路线作了一个实地考察,就摸老百姓的脉,老百姓现在期待什么,老百姓现在的脉是怎么样的,我摸的结果,第一,老百姓非常厌恶腐败。第二,老百姓对于社会分配不公有反感,第三,老百姓反映公民的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我在那个报告提出,一腐败,二分配,三公民的权利,是当今的所谓地气,下一步的改革能不能接上这个地气,这是需要深思的。

“立人本”,是指以人的自身发展作为改革根本导向。你知道,1986年在天津时我曾提出一个人本经济学的课题研究申请,得到谷书堂教授、徐振方教授、夏康达教授等老师的支持,进京后写了《人本体制论》。讲人本,针对什么?第一,针对物本。我认为我们这个社会物本主义相当厉害。一定要克服实际存在的物本。第二个,讲人本,在当前还有一个克服官本位。我们很多单位是官本位,是行政化的趋势。第三个,讲人本不要走到民粹主义路上去,要拒绝民粹。我们国家一方面需要防止和反对权贵主义,另一方面,我作为一个研究人员提出来,也要防止民粹主义。这个东西不利于从根本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全局利益。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