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张志勇.雇工7个人还是雇工8个人[N].中华工商时报,2010-05-07.
[2]陈玉华,夏国锋.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1979~2009年)[J].理论与改革,2010, (2).
[3]潘岗,戴玉庆.宪法关注着私营企业的命运[N].人民日报,1988-03-30.
[4]陈家喜.私营企业主社会属性变化的政治意义[J].政治与法律,2008, (3).
[5]姜南扬.一个重大而理论的实践课题——谈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代表人士[A].张厚义,明立志.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24.
[6]戴园晨.迂回曲折的民营经济发展之路[J].南方经济,2005, (7).
[7]王晓燕.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33.
[8]汝信,等.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51.
[9]陆学艺,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
[10]张厚义.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A].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等.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04-320.
[11]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第八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N].中华工商时报,2009-03-26.
[12]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中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N].中华工商时报,2007-02-15.
[13]徐长安.全国工商联换届新执委会非公经济人士首超六成[EB/OL].中国新闻网,2007-11-19.
[14]商意盈,李亚彪.富人治村:“老板村官”的灰色质疑[EB/OL].新华网,2009-09-16.
[15]黄德均.私营企业:现状、特点与未来[J].南开经济研究,1989(3).
[16]张厚义.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成长的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EB/OL].中国网,2009-01-13.
[17]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 (8).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