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用水瓢喝水喝出的味道

习总书记用水瓢喝水喝出的味道

春节将至,各地纷纷开展领导干部访贫问苦的慰问活动,给群众送去温暖。领导干部如何才能真正走到群众中间,增强与群众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的甘肃之行作出了榜样。

习近平此行慰问和调研的地点是甘肃省。他到了自然条件恶劣、有“瘠苦甲于天下”之称的定西等地,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他满脸尘色,钻进开着裂缝的低矮农户,坐在土炕上与乡亲们手拉着手唠家常,询问粮食够不够吃、看病方不方便、低保有没有参加、孩子有没有学上、年货有没有备好。那种亲密无间,让人感受到他与群众的浓浓深情。电视画面上有一个细节:习近平从缸里舀起一勺水,直接用水瓢喝了一口,似乎想尝一尝是否苦涩,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这一口水,喝出了他当年插队时与乡亲们打成一片的底色。他走进了群众中间,更走进了群众心里。

毋庸讳言,当下仅在形式上走进群众中也许可以做到,但要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并不容易。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身上滋生了脱离群众的作风,说官话,打官腔,讲排场,图享受,高高在上。以年终慰问为例,以往一些地方安排活动时,不是考虑到最困难的地方,帮助那些最需要救济的群众,而是把慰问活动当成例行公事,考虑路途是否遥远、媒体是否到场、领导活动是否方便,以致出现不少怪象:到群众家里只不过送几袋米、几瓶油,活动结束却到饭店公款吃喝花掉成千上万;下基层随行记者一长溜儿,长枪短炮侍候;各级领导每次都慰问同一个对象,成为“垒大户”。这样的慰问既体恤不到民艰,也了解不到实情,更谈不上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习近平在甘肃调研时强调,要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各级领导干部应把春节慰问作为体现这一要求的具体实践,与困难群众在一起,做他们的主心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通过送温暖活动,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密切干群关系,转变工作作风。这既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也是以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凝聚党心民心的需要,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于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赖于此。(梁思奇)

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有“瘠苦甲天下”之称的甘肃省定西市考察,深入偏远山村困难户家,看望慰问乡亲们。通过电视镜头画面,我们既看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也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

城乡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是农村情况究竟怎么样,发展存在多大不平衡,长期生活工作在大中城市的领导干部未必能真实了解和真切感受到。至少电视画面上,甘肃定西县偏远山村的贫瘠,村民生活的穷苦,那些低矮的土砖房,都让人内心无比震撼,甚至有恍如隔世之感。而这就是当下中国真真切切的另一组剪影。

透过这组真实的画面,我们能深刻体会习总书记说的“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能深刻理解习总书记在河北习阜平考察期间说的“如能看到真贫,从北京3个半小时的路程就值了”。这两番话不仅情感真挚,而且意味深长。

领导干部下基层,目的是为了看问题、摸实情。但能不能看到真问题,摸到真实情,取决了领导干部秉持怎样的工作态度,坚持怎样的工作作风。如果“隔着玻璃看”、“围着轮子转”,搞搞形式、走走过场,即使身处基层那也会耳聋目盲,听不到真声、看不到真相;只有脚踩一身泥、身落一层灰,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与群众真情沟通、用心交流,才能赢得群众的极大信任,才能听到群众的肺腑之言,才能了解中国基层的最大真实。

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领导干部基层调研的基本保障,摸清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现状,才能为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方针做出正确、科学的判断。去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第一条就明确要求“改进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切忌走过场”,这是对群众强烈呼声的回应,更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种“全面”,并非单指“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还包括甘肃定西这样的贫困地区。全国人民能否一起奔小康,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能否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找到发展路径,“改进作风,最终要落实到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上”。

习总书记这次节前垄上行,以实际行动再次为各级干部树立表率,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新风的又一次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当以之榜样,身体力行,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吴定平)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