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救亡图存的奋斗中求索“可爱中国”(2)

在救亡图存的奋斗中求索“可爱中国”(2)

实现“可爱中国”之领导力量

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一个仅有50多名成员的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其他政治力量相比,它是那样的势单力薄、毫不起眼,但它的诞生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因为到28年后,它已成为一个拥有448万余名党员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强大起来?因为在它手中握着最有力的精神武器,在它心里装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积极投入到革命斗争实践中,直接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提出,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党的最低纲领。宣言还指出: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即党的最高纲领。党的二大第一次将党在民主革命中要实现的目标同将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要实现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不仅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而且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进一步创造条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一次深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成果。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公开树立起来一面旗帜。回顾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历史可以看出: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一个政党或政治力量能明确革命的对象、动力和前途,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革命纲领;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仅一年后所提出的革命纲领,既坚持和包含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最高理想,又明确提出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即最低纲领。这充分表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从1924年至1927年,一场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大革命洪流席卷中国大地。通过这场革命,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深入人心,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千百万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很快遭受失败。年青的中国共产党遭受到成立以后不曾遇到过的严峻考验。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达31万人,其中共产党员有2.6万人。

但是,由于有了坚定的政治信仰,所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人的唯一选择就是进行武装反抗。于是,就有了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枪声,有了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引兵井冈、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后来回忆说:“第一次大革命的七年当中,党员的最高数字不超过六万人。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蒋介石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勾结,我们就提出革命口号,叫打倒蒋介石,和他打了十年。”

毛泽东这里所说的“打了十年”,指的是1927年至1937年国共之间的十年内战,也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期间,党内如毛泽东所言,对于“如何组织队伍,以及组织了队伍又如何放枪,这就发生了很多不同的意见”。这些不同意见,就是革命究竟应当怎样搞,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革命道路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曾接连发生三次“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1935年方志敏被捕牺牲,就发生于“左”倾教条主义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连续犯“左”倾错误,其实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没有弄明白。只有经过抗日战争特别是经过延安整风之后,才真正把这些问题搞清楚。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实际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1945年春,在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前夜,党的七大召开。那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种命运、两种前途:一种是光明的命运和前途,即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在打败日本侵略者以后,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一种是黑暗的命运和前途,即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坚持的,在抗战胜利后继续反共反人民,维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党的七大制定了领导全国人民努力争取实现光明前途的正确政治路线,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对统一全党思想,指导全党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从建党直到七大,“我们全党的认识才完全统一起来”。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