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根据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需求,当前亟待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收集和整理已有的海外民族志调查研究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开展若干试点研究课题,以取得相关经验。第一,尽快建立面对全球战略问题的综合研究机构。可以与一流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联合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近十年来,在一流大学聚集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并在国际社会科学界形成了广泛的人员网络。尤为重要的是,社会科学学院机构建立时间较短,暮气较少,因此比较容易开展新兴社会科学研究。
第二,搜罗顶尖人才,参与研究工作。这既包括那些在海外顶尖大学任教、从事相关研究并已经获得成果的华裔教授,也包括国内大学的相关学者,并邀请社会学顶尖学者进行座谈和项目研究合作。
第三,动员和组织高校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博硕士研究生,到投资对象国开展为期至少一年的海外民族志调研工作。从目前情况看,教育部每年出全资派出至少7500个博士生在海外学习一年,但是这些人员的派出严重地集中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文科学生研究的题目大部分是关于中国。不是说到国外研究中国不能学到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而是这种花费大量资源到外国研究中国的做法可以说是没有把资源用到急需的地方。近期应当在非洲、拉美、亚洲选择少数投资对象国,选择若干中资企业,开展海外民族志调查,待评估成败得失经验之后,再逐步向与中国利益相关的国家派遣学生、学者,按照国家经济走向世界的需要来研究对象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经过长期积累,达成对中国大国崛起所需的知识储备,并借此形成一支庞大的专家队伍。
第四,培育专业人员队伍。可由国家开发银行与教育部合作,每年从国家留学生基金委派出国名额中留出200—300名,通过课题公开招标的形式竞争选拔,出国之前接受培训,学习和强化民族志调查手段,以便出国后开展田野工作。回国后通过硕博士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等方式,提供研究成果,资料纳入国开行相关数据库,以作投资咨询准备之用。如果在这方面坚持做5年,中国就会建立起一支1500人左右的了解各主要国家情况的年轻的研究队伍。这将对中国走向世界的知识与人力资本储备建立坚实的基础。
第五,金融机构先行投入研究资本。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工作组,却没有任何机构投入专门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力量,也没有专门的资金投入。应当由中国的国家海外投资主体单位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先行投入资本,并组织与大学合作的调查研究机构,尽快推动海外民族志的调查和研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