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重要要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展工作之后,很快制定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以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主线,推进和深化工作作风的改进,保证为政清廉、秉公用权,不断取信于民、赢得人心。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改进工作作风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
执政党的党风,包括思想作风、组织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文风等,其中工作作风是党风的一个集中体现。工作作风最为经常地在党的执政活动和各级干部的领导行为中表现出来,最为直接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受、所关注,最为鲜明地标志着党风政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应当从改进工作作风做起。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培育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形成了党的特有作风优势,从而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保证了各项事业的胜利和成功。艰苦奋斗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工作作风的精髓要义,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要求。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就是中央苏区艰苦奋斗作风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党扎根群众、争取群众、扩大力量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指出:“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党的各级干部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就会产生同心同德、凝聚人心的强大感召力,就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共同奋斗。杨善洲就是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他去世后,流传于当地群众的民谣唱道:“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20多年住深山,拼了老命办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杨善洲以他的崇高品德和感人事迹,矗立起一座共产党人一辈子艰苦奋斗的精神丰碑。
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种考验”、“四种危险”,都在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一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涣散着一些人的艰苦奋斗精神。有的经不起执政考验,把执政权力、执政资源当做牟取私利的手段;有的经不起改革开放考验,理想信念动摇、精神世界堕落;有的经不起市场经济考验,物欲膨胀、奢侈享乐;有的经不起外部环境考验,不能恪守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有的工作不负责任、得过且过,懒于学习、业荒于嬉,高高在上、心无群众;有的甚至胡作非为、违法乱纪。能不能保持艰苦奋斗精神,是对执政党、各级领导和全体党员的重大考验。不能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就会生出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冒出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养成华而不实的文风和铺张浪费的会风,等等。党的十八大以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重任在肩,充分认识到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下大决心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八项规定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改进工作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
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抓作风建设首先从自身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八项规定抓住了工作作风的关键问题,抓住了群众反映较多、反映较大,影响党的形象的重要问题,切实以实际行动改进党风政风,表明了党中央励精图治、改革创新的勇气和决心。
八项规定的核心是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贯彻八项规定的根本也是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调查研究的形式主义,反映了工作作风不扎实,怕吃苦、嫌麻烦;高规格档次的公务接待,休闲度假式的各类会议,公费旅游式的出国考察,超标准的住房、车辆配备和生活待遇,同时也是公共资源的挥霍浪费;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说明了工夫没有下在解决问题上。实际上,工作作风不仅仅是做事的风格,也不是虚的东西,它是以实实在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费为条件的。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作风,都要耗费、浪费大量的公共资源。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还不高,还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有许多急需解决。不良的工作作风不改进,势必影响、迟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不良作风严重脱离群众,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能否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成败。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工作作风是一定体制机制的综合反映,改进工作作风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从需要马上解决、能够尽快见效的问题入手,表明中央改进工作作风的决心和部署。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中央政治局带头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如同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真正转变工作作风,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涉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仅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还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随着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以至党风政风,还将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各级领导干部应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要求、更好的效果作出榜样,给人民群众一个郑重的回复。深入分析工作作风,一些不良作风实质上是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重大问题。务必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