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超过2万亿元,多年的愿景终于变成现实。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过去5年,湖南深入实施科教兴湘战略,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免费,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职业教育有效对接产业发展。2011年,湖南教育总投入达到798.76亿元,比2007年增加379.13亿元,增长90.34%。2013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目录中,“完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500所和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200所”赫然在列。
大风起兮好扬帆。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继续强教育、惠民生成了三湘父老的共同期盼,也是实现湖南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全国两会上,在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畅谈在新的起点下如何建设教育强省。
更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南大学原校长 黄伯云
我们国家的GDP总量很大,占GDP4%的财政经费投入,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人才的培养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常说“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一定是依赖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科技创新这几个方面,而高素质的人才则是确保我们能够朝着这几个方向进步的根本。
从湖南来看,这几年我们取得了4500多项科技成果,授权专利6.8万件,涌现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超级杂交稻育种等重大成果。创新型人才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源源不断的竞争力。因此,我们的教育要更加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最近的几则关于两个美国小孩子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他们一个才18岁,一个才15岁,却分别自主设计出了小型核反应堆和开发出了新型测癌试纸。我们在感慨的同时也应该思索:我们现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是不是应该朝着服务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方向去做一些调整?
兴趣是学习、求知的最大动力。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加倍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理念上作出调整,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知识、新鲜的信息,引导学生形成兴趣,不能因为怕影响考试成绩就抹杀学生正常的兴趣爱好。我们的家长也应该重视孩子兴趣的自然形成,而不是人为地跟风式地为孩子设定一些兴趣。政府应该在教育改革上做文章,引导全社会尤其是学校形成支持创新、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也就能更加鼓励和支持这些有个性、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同时也要强调道德教育。要认识到一个没有良好道德观念的人,即使学识出众、能力超群,也无法很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