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结盟的限度、目标和意义

中俄结盟的限度、目标和意义

 

本文发表在2012年第3期,收录于《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1~298页。

中国对外政策基石是“独立自主”而非“不结盟”

近期,关于中俄结盟的声音,在媒体上时有反映,这是由于人们意识到中俄两国越来越多地面临共同的战略压力。也有人根据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发 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不同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的提法,认为中国奉行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而中俄结盟的构想违背了这一政策。

这其实是对中国外交政策的一种误读。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政府奉行的是“独立自主”而不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正因为此,中国当时并没有参加尼赫鲁、铁托等发起的“不结盟运动”。

201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

2010年3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

20133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

2013年3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

2009年4月1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伦敦会见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邓小平坚持的也是独立自主而非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他在党的十二大上对这项政策作了全面表述,他说: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 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 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邓小平同志也曾在1985年8月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时说:“我们现在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不倾向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谁搞霸权主义,就 反对谁,谁愿与我们友好,我们也愿意与谁友好,但决不卷入任何集团,不同它们结盟。”(《邓小平年谱》(1975~197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版,第1068页。)邓小平这里的意思是说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至于邓小平说“决不卷入任何集团,不同它们结盟”,其意思也并不是说中国“不 同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更没有中国“永远不结盟”的意思,只是说不与当时的“它们”即苏联集团或美国集团结盟。邓小平同志当然明白,结盟与否是中国 人民“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因而是不能随便放弃的。至于是否需要结盟、或什么时候以及在什么程度上结盟,应视中国自身利益需要而定。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