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领世界不再是遥远的梦
在国际关系史上,西方如今享有的主导地位充其量只是近三个世纪的事。这期间,各种区域与世界性霸权角色的更替扑朔迷离。在欧洲大陆,先后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大国甚至霸权产生与确立。1760年,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之后,迅速建立日不落帝国,延及一个多世纪。后来居上的美国,其工业产值在1894年超过英国。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西方经济体系并成为盟主。冷战结束、前苏联垮台后,美国凭借空前的全球化、市场化机遇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西方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达到巅峰时刻。但是好景不长,一场金融危机使世界力量发展加快出现错落效应,西方的发展及其地位出现偏转之势。
西方发达经济体曾经是全球化的弄潮儿,麦当劳快餐、好莱坞大片、时尚名牌及消费方式曾一度冲击着全球,产生无数粉丝与追随者。但今天,在全球化面前,西方不再是弄潮儿,而是集体逃课生。产业外包、坐享高端价值链的美国,曾是全球化的引领者,全球化一度甚至被视为“美国化”的代名词,而今却引力不足。欧洲的高福利已演变成巨大的财政负担,自陷债务危机不能自拔,法国等欧盟九国主权债务信用集体降级,希腊重组失败,欧元区面临分崩离析的未来。日本曾经有过长期的高增长,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经济沉沦不起,可能进入第三个“失去的十年”。在全球层面,多边贸易自由化裹足不前,多哈回合谈判停滞,美国于是搞起“跨亚太伙伴关系协议”,试图另起炉灶重建区域一体化的主导权。与经济不佳的形势相伴随,贸易保护主义阴云密布,贸易摩擦时伏时起。拯救金融危机时,全球曾喊过同舟共济,但如今更多是各顾各的紧迫日程,G20机制因“全球再平衡”的纠结而分歧增大,地区安全死结呈现“动脉硬化”症候。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前景不定,伊朗因核问题面临制裁与战争阴影,中东北非强人离去后民主并未出现……
当然,一些情势或许是表象,但全球性金融、债务、经济与社会危机进一步揭示了其背后的弊病。远在这场危机之前,西方学者即已注意到,资本主义的永恒真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金融稳定、收入增长——似乎正在消失。与此同时,在世界经济低迷期,以中国为代表的“新世界”呈现出后发之势。IMF统计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2010年发展中世界GDP已经突破世界的50%,达51.9%,而2012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仍可望高出发达国家至少3个百分点以上,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金德尔伯格——这位久负盛名的美国政治经济学大家,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引陈“不规则发展法则”理论:“在发达程度较高、新的文明处于领先地位的任何国家,当它达到一个临界点时,要超越这一界线向前是极其困难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人类发展的下一步不得不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迈出。”这种先见之明为人们揭示出世界格局变迁的未来画卷,这就是人类的发展将是永恒的,世界变迁的步伐终有其历史性的节奏与方向。
“人类发展的下一步”可能在中国迈出!西方的主导地位本来就不是一劳永逸的。目前的症候显示,西方这种主导地位正在或即将加快走向终结,中国虽然不会强推其发展模式,但中国道路的吸引力将增强。因为,中国道路不只是对个别国家有参考价值,其复杂的组成有着十分广泛的渗入式经验。世界进入中国引领的时代不足为奇。不管承认与否,这可能是世界经济历史性变迁的方向所在。在某些方面,中国引领已表现得十分突出,从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世界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指标便可见一斑。汇丰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于2012年12月9日发表报告认为:“我们正在从一个由美国(或者欧盟)引领的世界走向一个中国引领的新世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