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东南亚“和平之邦”的别样风情(2)

摘要:文莱达鲁萨兰国,国名中的“达鲁萨兰”意为“和平之邦”,寓意警惕,并求安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莱。

经济单一 结构不平衡

20世纪初,文莱经济主要依赖木材、像胶、胡椒、传统农业和沿海渔业。1929年,壳牌石油公司在其境内勘探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之后,这个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就全部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

2011年,文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48333 美元。尽管如此,文莱的非油气产业,如服装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农林渔业等均不发达,国内需求的工业设备、农产品、日用品等均依赖进口。

记者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的市场看到,除货架上摆放少量本地生产的食品外,大部分都是泊来品,其中也不乏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如生活用品、家用电器、服装鞋帽、水果蔬菜、大米面粉等。

困则思变,犹未为晚。为了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文莱政府成立长期发展理事会,制定《文莱2035年远景展望》。为实现既定目标,文莱将实施由八大战略构成的国家战略部署:教育战略、经济战略、安全战略、机制发展战略、本地企业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社会保障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

民风纯朴 生活安逸

由于国库持续盈余,文莱人的生活十分安逸,记者在当地了解到,文莱约6000名失业者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约占32%,接受过中等教育的约占30%。事实上,这些人并非无事可做,而是他们自我优越感强,对工作比较挑剔。

由于文莱服务业缺乏专门人才,菲律宾、印尼、孟加拉、泰国等国的劳工大量涌入,主要从事家政、建筑、运输、维修等行业。这些海外劳工在填补行业空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当地的偷盗、斗殴、吸毒等社会问题。

依穆斯林教规,文莱实行禁酒,因此在文莱见不到酒吧和可以喝含少量酒精饮料的卡拉OK。记者观察发现,文莱人基本没有夜生活,下班后的晚餐是每天的重头戏。油炸、烧烤牛羊肉等高脂肪、高油脂的食物,是文莱人的最爱。

文莱人纯朴热情、态度谦逊、说话和气、乐善好施,十分注重待人接物的礼节。

2012年8月中旬开斋节时,记者受邀到一位马来朋友家中参加“开门迎客”活动,随朋友进入房间后发现,不论来客与主人认识与否,见对方向自己请安问好,主人都会笑脸相迎并给予热情款待,客人则少些客套,坐下就享用主人准备的丰盛美食。记者私下询问朋友方知,主人给对方笑脸是对客人的施舍,开门待客就是一次祈祷。

(图片:2010年9月12日,文莱皇室举办盛大“开门迎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