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农业成了经济发展的短边,CPI上升是必然趋势
重视城市,忽视农业,片面追求GDP的结果是农业成了经济发展的短边,CPI上升是一种趋势。
忽视农业的另一个始料未及的消极后果是拉大了农业国际间的差距。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计算,2008年,中国农业经济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约108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低约10倍。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中国国家现代化水平低约10%。
4.忽视农业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农村购买力有限,经济发展不得不依赖国际市场
经济学分析告诉我们,除非农业生产也同时得到增加,否则生产日益增多的工业品是无利的。由于忽视农业,抑制了农村的购买力,我们的经济发展不得不依赖外需。
舒尔茨的理论以及来自实践的启示:充分重视农业并重新思考城市化
仅仅让农民留在农村是不够的,还必须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民的素质、提升农业的技术含量。引导农民步入市场经济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公司加农户。
忽视农业,偏袒城市,并不遗余力地推进城市化的实践后果带来了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失衡,使我们不能不回到舒尔茨的思路:重视农业,并重新思考人为推动的城市化,放慢城市化的脚步。
1.没有精壮劳动力的农村是不可能解决农业问题的
美国学者麦克指出,将城市的光芒照耀农村的好处,也许比以不断增加的城市生活环境的吸引力诱惑农民进城的好处要大得多。
仅仅让农民留在农村是不够的,还必须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民的素质、提升农业的技术含量。也就是说,要用一切发达的技术装备改造农业,使农业成为亮丽的经济增长点。
克服以上不足,引导农民步入市场经济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是把公司作为中介,一头联系着市场、信息、技术乃至资金,一头联系着千家万户的个体农民,可以发挥企业家的功能。通过给农民提供市场需求、技术指导、乃至小额资金的帮助,以契约的形式把千千万万的农民组织起来,步入市场经济。从实践来看,这一模式效果显著。
2.加强小城镇建设
摊大饼式的城市建设很不经济。相当经济的办法是发展大批农村小城镇,每一个小城镇都拥有一些工厂、电站、中等学校、医院、以及其他一切能够吸引居民的设施。当最近的城镇在30公里之内,又有良好的道路时,人们将更乐于居住在小城镇,而不喜欢路途遥远的中心城市。我们应当换一种思路:把农村建成小城镇,既能促进农业产业化,还能减轻一系列由于超越了城市的承受能力、把农民转移到城市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可能是中国农业问题和城市化的真正必由之路。
3.不要农产品价格一上涨就干预和压抑
农产品价格一上涨就用行政手段干预,在扭曲价格的同时也就抑制了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可以换一种思路,不是频繁地干预农产品价格,而是在农产品价格上涨时给城市中低收入者补贴的办法,以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其他问题。
4.还要加强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投资,让所有人公平享受
我国农业欠账太多,要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多年来,农村对于中国经济、对于中国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了,理所当然地应当反哺农业。
总结以上所论,我们的结论是:必须明白用行政力量推动的圈地、卖地、盖房子,没有产业支持、摊大饼式的城市化是贻害无穷的,中国的农民一旦离开土地,没有了土地会相当危险。农业的问题必须在农业内部去解决。中国有9亿多农民,中国不可能没有农村、没有乡土文明。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