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H7N9禽流感为基因重配新病毒(4)

专家称H7N9禽流感为基因重配新病毒(4)

冷静分析,非典和各种新型流感并没那么可怕

老传染病进化、新传染病产生是自然规律,非典和新型流感的出现也是如此

人类和传染病在进化史上是一直共存的。同人类一样,传染病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在这种变化中,必然会出现前所未见的疾病。那么,疾病进化到底有多快?

以流感病毒为例,它们会不断产生变异,病毒不但会根据宿主的状况和生存环境实现自我进化,还可以和其他病毒交换基因并进行重配,产生新亚型。而这一 切都可以仅仅发生在它8小时的自我复制周期内。按照《纽约时报》援引医学界人士的说法,在100升海水中就可能含有10万种不同的细菌和病毒。传染病的种 类之所以如此繁杂,就是因为病毒和细菌进化和变异的速度很快。

虽然进化的速率有差别,但非典和新型流感的出现都是基于类似的规律,从“人不能感染”变异进化为“人可以感染”。

但相较于恐慌程度,非典等新型传染病,感染人数和致死数并不高

传染病如此繁杂,为了使得预防有的放矢,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规定了需要呈报监控的法定传染病种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危 害程度,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截止2009年中国大陆的法定传染病共有39种(中国香港47种需要呈报,中国台湾超过40种),其中甲类传染 病危害最高,丙类最低。而法律中明确规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些新型疾病都属于乙类传染病。

 

法定乙类的定义其实就表明了这些新型传染病并不如想象的可怕,数据也是证实了这点,这些疾病的感染人数和致死数也都不是很高。根据世卫组织数据,截 止到2013年4月5日,中国大陆地区,确诊的甲流病例有12098个,死亡病例有648个。即便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在北京、中国广东及香港地区肆 虐,在全球各地广泛扩散的情况下,全球造成发病者也只有8000余人,近800人死亡。而这两种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之和,也不如中国肺结核一年的致死人 数。(补充一点,此次的H7N9致死率看上去很高,但由于样本太小,且发现的感染人数多为严重感染者,并不具备统计意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