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之初,感觉时针似乎停止了。这100天,一直为取得成果而努力。希望国民能感觉时针在走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4月4日在内阁满百天时说。
就在当天,日本央行议息会议后宣布,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此次政策之大胆完全出乎市场意料,为安倍内阁百日打了一剂“强心针”。不过,对于政策的效果,市场的看法是这或将是镜花水月。此外,充当马前卒的货币政策仍不能掩盖“安倍经济学”存在的三大隐忧。
黑田玩起“量化宽松总动员”
日本央行4月4日在东京举行了黑田东彦就任日本央行行长以来的首次货币政策会议,宣布推出新的大规模“质化兼量化宽松措施”。这一“组合拳”被《读卖新闻》称为“量化宽松总动员”,显示新行长黑田东彦彻底贯彻执行“安倍经济学”的决心。
虽然此轮量化宽松在市场的预料之中,但举措力度之大还是超出预期。市场分析认为,日本央行的举措比美联储更为激进。
(图片:4月4日,日本央行再度“开闸”,宽松规模超出预期。)
日本央行是最早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国家,但一直被学界批评过于保守,一是央行资产扩张速度相对平稳,二是购买资产主要集中在短期国债上,导致刺激效果并不理想。
在安倍支持下,刚刚大换血的日本央行一改保守形象,决心借助多渠道的流动性释放,将日本经济由常年通缩扭转为温和通胀,在推高资产价格、抑制日元升值的同时管控中长期利率,最终刺激市场需求和经济活动。
在这次议息会议后,日本央行确立了实现2%通胀目标的两年时间期限,宣布用基础货币量取代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作为央行货币市场操作的主体目标,两年内将基础货币量扩大一倍,同时扩大购买更长期限的国债和风险资产,比市场预期的更为大胆。
根据巴克莱银行测算,新政策下日本央行每月资产购买额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1%,而美联储目前每月资产购买额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54%,这意味着日本央行的资产扩张速度是美联储的约2倍。另外,美联储仅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而日本央行还扩大购买交易所交易基金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风险资产,这比美联储要更加激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