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议政(2)

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议政(2)

其三,微博问政的实践还缺少相应的正式制度约束,缺少常态化机制对其效果进行保障。虽然大量政务微博在短时间内迅速出现,但是,这种跟风式的发展还没 有相应的配套制度,自然也难以保持长久有效。在微博问政中,政府是主导,因此微博问政机制应纳入政府工作条例,用成文的规章制度使微博问政制度化、常态 化,并以此来考核政府绩效,评估微博的使用效果。这样,政府官员才能更切实地关注舆论发展新走向、考查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论,政府才能切实地把握真实民 意,才能将“微博”蕴含的巨大社会能量有组织、有计划地调配,将民众的潜能和力量发挥出来。另外,辟谣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即政府加强信息公开、求证、查 询、反馈机制,建立健全及时、畅通的信息发布机制。简而言之,只有将微博问政纳入相关正式制度的约束,才能保证政府机关对其官方微博保持足够的热情,才能 够激励其利用微博与网民实现有效交流。

二、微博议政的出现及其运作方式

微博问政在实践层面中出现的弊端,其根源在于微博问政自身的基本定位:信息发布。如果仅仅满足于这种定位,政务微博的作用与传统媒体并无本质区别,仅 仅是更讲求速度而已。在目前政务微博的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引领微博问政走向深入的倾向,其核心是围绕特定主题与网民进行持续有效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对网民 的意见进行收集和回应。这种方式是对微博问政的发展和延伸,可以称之为“微博议政”。

微博议政并非是对微博问政的抛弃和否定,而是吸收了微博问政的优点并进行完善和提升。“公共权力需要通过对其政策以及管理目标进行解释,引导公共舆论 对其的支持。通过政府回应,政府可以与公众实现政治互动,了解并满足公众的愿望,从而加深公众对政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提升政策执行的合法性。”具体到政 务微博的实践运行中,政府机关就特定的议题与网民进行充分互动,积极反馈网民意见,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或者及时澄清相关不实信息等等,这种微博议政的鲜 活场景实现了权力和权利的交锋与合作,真正发挥了网络民主的优势。具体来说,目前微博议政的运作方式及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具有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微博问政的缺陷之一就是单向性,侧重于官方信息的发布而缺少有效的互动交流。而在微博议政阶段,针对网民的留言、提问 甚至质疑,政务微博都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回应。从事此项工作的专职人员被称为“网络发言人”,这一尝试性制度已经在全国多地的政务微博中出现,专门针对网 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回复。从现有的实践来看,官方微博的网络发言人大多集中在教育、交通、卫生、公安等与普通网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同时,网络发言人 并非确定为某一具体个人,而经常是融合集体智慧之后以发言人名义进行回复和反馈,有些政府部门甚至出台专门规定,要求网络发言人在4个小时之内应当对留言 进行回复。网络发言人的出现意味着政府部门对网民的意见有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也借此可以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除了这种常设的发言人之外,微博议政的形式 还包括各级政府领导不定期地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例如,2011年 6月,珠海市公安局相关领导与网友在微博中进行了在线交流,对网民普遍关心的治安、交通管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这种利用微博进行“微访谈”的方 式,能够使得网民的意见得到来自权力机关的有效回应,同样受到了网友的热捧。

其二,线上交流与线下交流相结合。虽然政务微博能够带来很多便利,但其毕竟无法完全取代现实中政府机关的实际运行。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博的优势,线 上的虚拟交流和线下的实际沟通必须同步进行,达到相互促进和融合。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听证会的举行。通过微博议政的进行,特定的社会问题就会被更加广泛的认 知和关注。相应地,针对该事项的听证会就有可能成为必要。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机关在举行听证会时受到质疑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代表的产生。以价格听证制度为 例,目前我国价格听证代表的遴选呈现出明显的“政府化”倾向,其具体表现就在于政府掌握着听证代表选择的主导权,代表如何选定、代表人数如何确定、代表比 例如何分配都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决定。这种自上而下的遴选方式固然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但其公正性却大打折扣。在这种背景下,发挥听证制度的民主性就 必然要注重社会代表的遴选,而微博议政则可以成为遴选的参考标准之一:那些在政务微博中对该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和分析的网民,完全可以成为听证会中的社会代 表。这样遴选出来的社会代表,既有参与听证的积极性,又为履行代表义务做了充分准备,同时也减少了政府暗箱操作的嫌疑。现实中已经出现了将线上讨论与线下 听众相结合的尝试,例如2012 年 11 月,广州市人大将对《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条例》进行网上听证,就利用其官方微博征集社会听证人。而昆明五华区民政局在2012 年 10月的听证会直接允许网民利用微博报名。通过与现实中的正式制度相结合,微博议政能够在政府与网民之间发挥更加积极的沟通作用,在二者的互动中推动网络 民主的进程。

其三,及时开展针对社会问题的专题讨论活动。微博的优势在于能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获得广泛的关注。如果将这一特点引入某一社会问题的讨论,政府和网 民都能够从中受益。目前已经有多地的政务微博不断举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专题讨论活动,就关乎当地民生的特定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和讨论。在这些由相关机关参与 的微博议政活动中,有网民的咨询、建议甚至质疑,也有相关机关的解释、澄清甚至承诺。虽然每次专题活动未必都能形成令各方完全满意的结果,但是,只要这种 活动长期坚持,政府和网民之间的有效沟通总体上有利于推动特定社会问题的解决。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