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思想与人格的力量——读李瑞环《看法与说法》(2)

品读思想与人格的力量——读李瑞环《看法与说法》(2)

摘要:打开飘着墨香的《看法与说法》,忽然觉得仅读书远远不够,而应当由读书而读人,由读人再回到读书,如此反复方可表达一个思想追随者的心情与渴望。

《看法与说法》透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因而把“看法”和“说法”推上精神的高地,让思想上得更高,走得更远。

李瑞环同志所以境界高远,一方面是其站位决定的,20多年担任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领导,这样的身份地位必造就宽阔的胸怀和视野。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更本质的方面,是他那种源自灵魂的担当和责任,这恰是其高超的思想能力和驾驭能力的内在支持,是赢得普遍尊敬的原因所在。诚然,一、二十年后的今天看书中一些思想理论,未必再产生当时那么强劲的冲击力,但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尤其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份讲出来,感觉便不再一样。仅此一点就足能深刻地启示当代人,特别是理论工作者。今日中国正处于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宏伟的目标决定着对理论的呼唤,为什么中央的许多重要文件都突出强调理论创新,就是因为大国崛起于文明,没有理论上的先进也便没有引领世界的能力。问题在于,我们又很难见到来自理论工作者的重大理论突破。换句话说,在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一直未能产生照耀一个民族前行的重大理论成果,甚至无法从理论上阐释清楚带来中国巨大发展成就的“中国模式”,更遑论光耀世界的理论成果,这不能不引起反思。客观制约因素固然很多,但勇气、担当和牺牲精神缺乏一定是主要原因。所以,品读李瑞环同志的著作,很重要的是追寻和感知那种透出纸外的担当和创造。非此不足以读出深意,读出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看法与说法》是中国改革开放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的李瑞环同志数十年思考与实践的结晶,突出特点是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具有强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如上所言,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价值观剧烈碰撞期,也是一个思想活跃期。那时的李瑞环同志总能以超人的智慧和思想能力化解矛盾,在我们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经其一点拨便有柳岸花明的效果。他总能让绷紧的神经舒缓,让尖锐矛盾消于无形,这种过人之处来自世界观和方法论。今天,中国共产党正在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既然是执政就必须通过沟通、妥协、寻找最大公约数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不是以革命的手段和方式应对挑战。这方面李瑞环同志已经通过其工作实践和经验总结,尤其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而给我们以很多启发。比如,他在那个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提出“搬梯子,开窗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这样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措施放在当下不算什么,但放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就不简单,其中反映的是一位政治家的气度和高超的思想水平。我认为,在这方面李瑞环同志与耀邦同志有相似和相同之处。其实,政治也好,利益也罢,许多情况下就是一个平衡和调适能力,甚至是妥协水平。问题在于真正做到,不仅要有政治家的决断力,还要有支持决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否则决心越大离真理越远。再比如,李瑞环同志《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年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努力使一个个人感到受到尊重、理解、关心,才能启发他们自觉地提高主人翁责任感,接受党的思想政治引导,发扬积极创造精神,克服自己身上消极的东西。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是真正有效的。尊重人,就是要平等待人,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理解人,就是要理解每个人的具体处境和个性,承认人们不同的性格、爱好和兴趣。关心人,就是要对人满腔热情、诚恳宽厚,为人排忧解难。”这样的思想观点至今不失启示意义。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