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感谢马库赫(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斯洛伐克央行行长)的盛情款待和他对本次理事会会议的完美安排。”这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2日议息会议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的开场白。
通常来说,欧洲央行每月初的议息会议在其总部所在地德国法兰克福举行,本月却临时 移师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而就是在这次议息会议上,欧洲央行决定时隔10个月再度祭出宽松政策——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下调25 个基点至0.5%,将边际贷款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
与美日央行相比,欧洲央行出手温和,但从2011年11月开启降息通道以来,其宽松之剑始终指向疲弱的欧元区经济,促增长的目的十分明确。
(图片:2009年至今欧洲央行利率调整决定一览)
低通胀留出操作空间
根据欧盟条约,维持中期价格稳定是欧洲央行的单一职能。因此,观察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决定,首先需关注欧元区的通胀形势。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此次降息决定符合欧元区中期潜在价格压力低下的事实。“欧元区中期通胀预期继续稳定地锚定央行的通胀目标——低于但接近2%”这一表述与4月份完全一致。
(资料图片: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欧元区通胀率在2009年7月触及历史最低点-0.6%,此后逐步回升。但随着欧债危机爆发,央行刺激政策加码,欧元区通胀率在2011年9月触及3%的高点。2011年4月和7月的两次加息行动使通胀率从2011年底开始逐步下降,给央行降息留出政策空间。
2011年11月,欧洲央行开启新一轮降息通道。今年1月,欧元区通胀率降至2%的临界点,4月份进一步降至1.2%。这从根本上为央行此次降息提供了更大的政策空间。
德拉吉指出,通胀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的能源价格显著下降,复活节期间服务价格变化的短暂效应也是原因之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