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宽松之剑直指欧元区经济颓势(2)

摘要:与美日央行相比,欧洲央行出手温和,但从2011年11月开启降息通道以来,其宽松之剑始终指向疲弱的欧元区经济,促增长的目的十分明确。

刺激增长意图明显

欧洲央行此次降息行动符合市场预期,瑞银、野村、荷兰银行、摩根大通、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机构此前发布的预测均指向降息。

究其原因,除通胀水平低以外,陷入衰退的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欧元区信贷活动改善不足,与非常规刺激手段相比,降息成了相对保守的欧洲央行合理的选择。

德拉吉指出,欧元区经济已连续五个季度萎缩,劳动力市场依旧疲软。近期的一些短期指标显示,疲弱的经济状况已持续至今年春天,降息有助于支持欧元区经济在今年晚些时候恢复增长。

(资料图片:欧洲央行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总部大楼)

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尔根·克雷默认为,欧元区经济在人们原本期待出现转折的时刻释放出进一步衰退的信号,因此欧洲央行本月采取行动不足为奇。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央行虽欲刺激经济增长,但并未抛出激进的货币政策。但德拉吉表示,如果本次降息未能达到刺激经济复苏的目的,欧洲央行还可能采取更多措施,分析认为其中可能的政策选项就是将隔夜存款利率降至负值,这将把商业银行存在央行的资金逼向市场。

期待紧缩“松绑”

陷入“二次衰退”的欧元区正面临解决需求不足、银行业去杠杆化、失业率高企等多重困境。欧洲央行降息并提供流动性支持,既有助于刺激内需,也利于缓解银行业危机。

据德国贝伦贝格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霍尔格·施米丁测算,欧洲央行此次降息将帮助欧元区银行每年减少约25亿欧元的融资成本。

然而,在政策传导机制效率不高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刺激难以驱动增长,适当“松绑”紧缩财政政策的呼声正日益高涨。有专家指出,紧缩力度增加1%,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就会萎缩1%—2%。

三年多来,在严格紧缩的“德国式路线”指引下,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整固正在收效。

德拉吉表示,今年春季的数据显示,2012年欧元区国家平均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2011年的4.2%降至3.7%。然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仍宣布将无法达成先前制定的2013年减赤目标,原因在于经济衰退程度超出预期。

在这种情况下,将更多精力置于增长和就业成为欧元区多数国家的选择。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曾在年初表示:“如果一定要在紧缩和增长之间择其一,我将选择增长。”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4月底也明确表示,近年来各国为了对抗欧洲金融危机而实施的紧缩措施已经达到了极限。

上述表态均暗示,继2012年春季峰会后,欧盟对各国财政政策的引导将进一步向“增长”倾斜。但鉴于德国大选的因素,实质性的政策调整恐怕要等到9月以后。(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