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页岩气开发(2)

冷静看待页岩气开发(2)

我国开始全力投入全球能源页岩气革命。2009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中美签署了《中美关于在页岩气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多次开展政府间交流,促进了中国页岩气资源的调查、勘查工作。包括国土资源部在内的国家有关部委、各级地方政府、有关石油企业乃至非油气企业、勘查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积极投身于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和研究之中。2012年3月,国家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量化目标,使得规划更具考核性。2012年11月,发布“天然气十二五规划”,规定到2015年,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攻克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一系列关键技术。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与国外先进技术合作,并制定页岩气市场化定价等扶持政策,引导和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康菲石油、BP、壳牌、雪佛龙等国际巨头已经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页岩气资源,希望在中国页岩气开发中分得一杯羹。

中国应冷静看待页岩气开发

对于中国来说,开发页岩气是机会和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国蕴藏大量页岩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我国地质条件比美国复杂,开发难度更大,且页岩气已有的地质资料非常粗浅,技术和环保方面存在很多挑战,企业投入成本高。因此,目前中国能源产业对页岩气的尝试仍是浅尝辄止。

2012年,在我国,进行了两轮页岩气项目招标,能源行业热闹异常,但是热闹有余,签约有限,特别是四大油气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在招投标中表现得非常谨慎。而在这次招标中,非油企业如电力企业、民间资本,乃至与能源完全不沾边的房地产企业却表现踊跃,但由于没有核心技术,想做也无从下手。

虽然潜力巨大,但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页岩气可采储量似乎很乐观,甚至比世界上开发最成功的美国拥有更大的资源潜力。但是,这些数据所营造出来的仅仅是一种假象。由于我国页岩气家底不清楚、技术和资金障碍、土地与水资源约束、开采成本高、定价机制不健全、管道资源与管网管理的限制等多种因素存在,我国能否成功复制美国页岩气革命存在太多的变数,其难度远超想象。特别是关键的核心技术始终无法突破,使我国的页岩气产业前路仍处于迷茫之中。

要实现页岩气革命,我国必须在顶层设计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和完善相关宏观管理体制,为页岩气开发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必须打破常规,在矿权管理、开采过程、环境监管、市场应用方面进行综合创新,加快改革,因地制宜,寻找出一条适合国情的页岩气开发道路。总之,应冷静看待、慎重对待页岩气开发。如果不能找到一条省地、省钱、省水、环保的开发道路,就不要过早地谈页岩气革命。

(作者单位: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