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酒桌办事”社会生态方能治本

铲除“酒桌办事”社会生态方能治本

记者综合东中西部干部反映的情况发现,“四菜一汤”至少出现三种标准走样现象。一是数量不变而菜品出现“豪华升级版”,把普通菜肴换成了海参、鱼翅、鲍鱼,山珍海味,极尽奢华。二是玩“大盘套小盘”的数字游戏,每个盘子都很大,大盘子里头再套小盘子,小盘子装的都是不同的菜,总体数量远远超出“四菜一汤”。三是先上一份“四菜一汤”,客人吃过后,再换一份“四菜一汤”,餐桌上永远是“四菜一汤”。(5月18日《瞭望周刊》)

“四菜一汤”的“走样”,一个原因是缺乏刚性细则和可操作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家普遍知道“四菜一汤”的说法,但到底什么是“四菜一汤”,多少人吃,多少荤多少素,上什么菜,都没有标准,没人能说明白。缺乏刚性细则和可操作性,在公务接待中,自然出现标准随意、有标准但不科学没办法执行、有标准不执行、地区间标准不统一差别大等漏洞,如此种种,在客观上,都会在基层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导致地方接待攀比、浪费等现象屡禁不绝,以至“四菜一汤”起不到遏制舌尖腐败的作用反而沦为笑柄。

然而,“四菜一汤”“走样”的更深层原因是官场“酒桌办事”的社会生态。 随着中央和地方持续开展转变作风各项活动,公款吃喝之风初步得到遏制。但受拉关系、跑项目、要资金等利益驱动,“酒桌办事”依然大行其道:跑项目凭接待,要资金靠喝酒,“联络”上级靠吃喝,招商引资离不开吃喝;公款吃喝,是一些人维持“圈子”的“为官之道”。推杯换盏间可以联络感情,继而提出正规场合或意识清醒状态下不好说、不能说、不便说的诉求。若一段时间,不参加或不被邀请公款吃喝,就感觉被边缘化了。在这样的境遇下,一方面,怕公款吃喝;另一方面,又怕没公款吃喝。如此矛盾心态下,“四菜一汤”岂能不“走样”?如果没有官场“酒桌办事”的社会生态,“四菜一汤”不仅走不了样,甚至也没推出的必要。其实,我们光在“四菜一汤”执行标准不走样上动心思,没什么大出息。试想,公款消费问题及至腐败问题不解决好,即使“四菜一汤”标准执行得不走样,在别的方面,公款依然会“跑冒滴漏”甚至被挥霍浪费。因而,铲除官场“酒桌办事”的社会生态,进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是治本之策。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制定公务招待标准。是不是还要搞“四菜一汤”的标准,需要研究,但必须与时俱进,制定科学、具有可操作性、新的公务招待标准,要改变目前主要靠主观评判和自由裁量的现状,着眼于增强“八项规定”在基层的执行力和生命力,阻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变通空间。同时,要明确监督惩戒标准,增强处罚的刚性,增强“八项规定”的执行力和威慑力,回应百姓的期待。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