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世纪曙光

第十三集 世纪曙光

核心提示:1887年12月,俄国喀山大学一位入学不久的17岁学生因带头闹学潮被捕。在被送往监狱的途中,押解他的警察局长讥讽这位青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起来造反?要知道你的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青年用冷冷的语言反击道:“是一堵墙,不过是一堵朽墙,只要一推就倒的,我们要从上面跨越过去!”

【短片】

1887年12月,俄国喀山大学一位入学不久的17岁学生因带头闹学潮被捕。在被送往监狱的途中,押解他的警察局长讥讽这位青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起来造反?要知道你的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青年用冷冷的语言反击道:“是一堵墙,不过是一堵朽墙,只要一推就倒的,我们要从上面跨越过去!”

【主持人】 

这位大学生就是弗拉基米尔·乌里杨诺夫,他后来使用的笔名叫列宁。他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在16岁戛然而止。1886年,列宁的父亲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去世。他的哥哥因参与刺杀沙皇,被捕后被绞死。17岁的列宁在悲愤中开始审视沙皇俄国这堵摇摇欲坠的暗夜朽墙。

(推出片名:《世纪曙光》)

【短片】

1887年初春的伏尔加河畔依旧寒冷,当令人悲痛欲绝的消息传到这个普通的家庭时,与哥哥感情极深的列宁却始终没掉一滴眼泪。他安慰母亲说:“我们必须走另一条道路。”

【短片】

列宁以几乎每科满分的成绩中学毕业,申请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因为哥哥的罪名,喀山大学校长对于是否录取他非常犹豫,特地批示“待收到鉴定后再说”,而他的中学校长却在鉴定书上给予了他极高评价,“天份极高,一贯努力认真”,因此列宁才没被大学拒之门外。大学一年级,列宁因为领导了反对沙皇的集会遭到开除,并流放。

【主持人】

1891年,列宁以校外生的资格,参加了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的国家考试,获得了优秀毕业文凭。哥哥的经历让他认识到,要改变这个社会仅仅靠密谋和暗杀是不行的。1892年,列宁在萨马拉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小组。

【短片】

1893年,列宁来到了当时俄国的政治中心彼得堡。他留着胡子,目光冷峻而坚定,做事十分果断。此时的列宁才23岁,可看上去像40岁,几乎所有过去认识他的人,都认不出他了。在彼得堡,列宁以做律师助理为掩护,开始整合当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同时积极参加和领导工人运动。

这个组织创办了一份名为《工人事业报》的革命报纸。然而,1895年12月20日,列宁正在与会员讨论创刊号稿件时,再次被捕。

【短片】

在狱中,列宁开始写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他把文字用牛奶写在书籍或杂志的每行字中间,它们被带出监狱以后,在火上一烤,就能看见字了。为了不让狱警发现,列宁把面包捏成小“墨水瓶”,倒一些牛奶在里面,蘸着写作。一有危险就马上把它吞下去,不走运的时候,曾经一天吃过六个墨水瓶。

【短片】

19世纪最后3年,列宁是在西伯利亚流放地度过的,这是一个只有寒风和冰雪的荒芜世界。列宁住在舒申斯克村一间小农舍里,四周堆满了牲口粪。而他革命思想的利刃,却在磨砺之下愈见锋利。在这里,列宁除了完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部40万字的巨著,还写了30多篇理论文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这位才华横溢的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家。

【主持人】

列宁在实际斗争中越来越认识到组织一个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的重要。他说:“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1]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明斯克召开了一大,但是很快遭到镇压。党实际上还没有建立起来。列宁感到只有在国外办报,通过报纸统一思想,才能把全国的力量联合起来,为建党作充分准备。他说,在国外出版的全俄报纸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方式:像搭在新造建筑物四周的脚手架一样,党将以这个报纸为脚手架建立起来。

【短片】

1900年7月,流放结束的列宁离开俄国,前往西欧筹办报纸。1901年1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一份机关报----《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创刊。

在列宁的倡议和指导下,俄国各地成立了支持《火星报》的小组和报纸代办员,他们为报纸提供通讯稿件、材料、资金等,翻印传播报纸上的文章。报纸通过各种线路,夹在衣服、皮箱里,或者伪装成书皮等运回俄国,甚至还通过水手把报纸通过油布卷起来,投到海里,再由其他人打捞上来。《火星报》周围逐渐形成了一大批党的坚强骨干。正如报纸刊头上所印的“星星之火,可以燃成熊熊烈焰。”

【短片】

1903年7月3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个旧仓库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了。

当大会讨论到“要建立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时,列宁和另一位《火星报》编委,他的老同学马尔托夫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列宁主张创建一个有严格纪律、集中统一的革命政党,而马尔托夫要建立一个松散的、只要认可党纲就可以入党。列宁用多达120次的发言,来阐述和捍卫他的建党学说。

在选举党的领导机构时,拥护列宁的一派占了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这是俄语的音译,是多数派的意思。马尔托夫派属于少数,被称为孟什维克,也就是少数派。

【主持人】

因为一大没有形成党纲、党章,所以二大开始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建党。后来列宁说:“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由此,一个新型的、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这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短片】

1905年4月,布尔什维克在伦敦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而孟什维克也独立召开了自己的会议,两派正式走向分裂。1912年,在捷克布拉格召开的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上,孟什维克被清楚出党。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称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会议选出了以列宁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主持人】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皇太子被刺杀为由,对塞尔维亚宣战。3天后,德国向俄国、法国宣战,英国向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发生后,绝大多数的欧洲社会民主党都转而支持本国政府,奉行社会沙文主义政策。这促使列宁与第二国际的主流派决裂。

【短片】

为了揭露这这场战争的本质,迎接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列宁对帝国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瑞士伯尔尼,列宁在两年的时间里,查考了数百种文献资料,写了20本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他呼吁农民和工人不要为资产阶级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流血卖命,主张将这场战争转变为国内战争,转变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战争。1916年春天,列宁出版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部划时代的巨著,总结了《资本论》问世后半个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指明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

【专家访谈】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曾经明确表示,社会主义革命“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这就为俄国革命有可能率先取得胜利提供了理论根据。

【主持人】

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工人暴动、沙皇退位,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工兵苏维埃形成了一个决议:立即请列宁回国。

列宁等30多人回国途中,在斯德哥尔摩,因为列宁穿得太寒酸,像个小学教员,饭店竟然不让他进。这时,一位瑞典陪同意味深长地对门僮说:“荣耀与光荣属于这个小学教员,因为他马上要去打扫历史的垃圾堆。”请看下集,《冬宫炮声》。

[1] 《列宁全集》第六卷,第1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