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一·五”讲话的几点学习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一·五”讲话的几点学习体会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五”讲话,是一篇对深入领会十八大精神、全面总结历史经验、促进全党警醒具有重大意义的讲话。讲话从六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讲话关于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正确认识党的最高纲领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关系的论述,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篇讲话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加科学地认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为正确看待和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思想。

朱佳木

[关键词]习近平“一·五”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一·五”讲话),是一篇对深入领会十八大精神、促进全党警醒具有重大意义的讲话。讲话从六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讲话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加科学地认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为正确看待和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的“一·五”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在当前国内外敌对势力和错误思潮肆意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它污蔑为“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或“新官僚资本主义”的情况下,突出强调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性。好比钢,其基本性质是含碳量小于2%的铁炭合金,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各种合金元素,使其成为不同用处的合金钢。但无论加什么元素,碳的含量都不能超过2%,否则就不成其为钢,而是铁或其他金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立足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体现着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特征,但作为一种政治理论、社会实践、社会制度,归根结底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范畴。既然如此,它当然要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则就不成其为科学社会主义,而是别的什么主义了。

社会主义起初是针对资本主义剥削而在16世纪欧洲产生的一种学说,它对未来理想社会描绘得十分美好、十分具体,但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规律、未能指出埋葬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未能找到通向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因而只能流于空想。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必由之路,从而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自创立之后,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充实和完善,又经过列宁、斯大林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丰富和发展,从理论逐步变为了现实,并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原则。例如,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必须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必须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坚持共产党领导,镇压国内敌对势力的反抗,防范国外敌人的侵略、颠覆,保障全体劳动者的民主权利;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公有制,由国家有计划地进行,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逐步消灭阶级,直到实现共产主义,等等。但是,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2]“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具体国情下所实行的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体和政体上虽然实行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新社会阶层在内的人民民主专政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是实行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因此,其实质仍然是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制度和体制上虽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允许和鼓励资本参与分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仍然占主体,国有经济仍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对市场活动仍然发挥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计划调节仍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其实质仍然是社会主义。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