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科学和科学发展观

我所理解的科学和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科学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流,任何人若感到口渴都可以来分享。但是河水不会跳进你的嘴里,你必须弯下身子,用你的双手捧着水,这样它才能满足你,才能解除你的口渴。十八大报告是一个举旗帜、指方向、绘蓝图的重要报告,是指导各项工作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通过学习报告,我深刻理解到:领导懂科学,全民讲科学,社会才能大发展。

什么是科学

科学(Science)是外来词,源自拉丁语“Scientia”,意为分科的“知识”“学问”。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我们去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进而利用规律、驾驭规律,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工具。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书,所有的哲理、所有的规律、所有可被我们称为科学的东西早已蕴藏其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因而不说。这些“科学”并非因人类出现而出现,也不因人类社会进步而改变。颐和园排云殿前刻了一行字:“物含妙理皆堪寻”,就在告诫我们要敬畏自然,恭恭敬敬向自然学习。

科学对人类社会实践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巨大影响。在科学理论基础上产生了新的技术、新的工具、新的工艺、新的管理……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同时,科学革命所孕育的新思想、新思维和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巨大的文化动力也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但是,科学并不是真理的代名词,不等同绝对正确、永远正确,科学有其局限性。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科学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和完备的,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科学为寻求真理而努力,而真理则是不尽之长河。我们取一瓢饮,绝不等于鲸吸长河。

为何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念、科学工具、科学方法的系统运用。

——文化上的差异,让我们在学科学、用科学方面落伍了。例如,中国早有极限论(如《九章算术》中的“寸长之物,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为何贡献不出微积分理论?究其原因,是缺少对概念的数学语言描述,缺少对经验的理论提升。一门科学,只有成功运用数学,把研究对象进行数字化描述,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仅是学科学、懂科学还不够,重要的在于用科学。学不厌博,钻不怕精。多知多闻,可算作有“学”,但还不能算“有学问”。掌握了“信息”,不等于获得了“知识”,灵活运用才算真掌握。有才、有学仍不够,更重要的是“有识”,即能理论联系实际,形成自己“见识”,有发明,有创造。

——科学技术若能明智加以利用,可对人类幸福、社会进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如果使用不当,这种能力则会给人类和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尽管我们不断掌握先进技术方法,但终究不能“拔着自己头发离开地球”,必须脚踏实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讲求按科学规律办事,不以扩大社会矛盾为代价,不以牺牲环境或浪费资源为代价。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就没道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在中国的“复活”。结合当前实际,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当我党坚持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懂得尊重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用实事求是态度和改革开放实践不断校准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建设就会不断取得新成就。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