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勤于学习各种相关知识
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喻红秋
习近平同志关于学习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包含着治国理政的深刻道理,道出了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领导能力的重要规律,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学习观”。因此,领导干部加强现代知识的扩充和更新,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很快,面对改革发展的考验、“本领恐慌”的压力、能力不足的“短板”,领导干部要把勤于学习各种知识作为提升能力素质的根本,不断增强带领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本领。要注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力求“广”和“精”。“广”,就是要如饥似渴地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就是习近平同志强调的“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以及“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精”,就是要从各自知识结构和工作实际出发,在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读,就是习近平同志强调的“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要重点学习那些与本职工作关系密切的知识,根据履职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
二要统筹“新”和“故”。“新”,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层出不穷涌现出的新知识新技能,尤其是信息网络、新兴传媒等方面的知识。“故”,就是要重视已经学过的知识,对以往各个时期学习的知识要经常回顾、梳理、总结,通过经常进行“回头看”和“温故”,保持知识的连续性。在知识经济时代,领导干部既要打牢过去的知识基础,又要不间断持续“充电”,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
三要做到“挤”和“钻”。学贵有恒。领导干部日常工作十分繁重,想有大块的时间学习十分困难,这就需要用“挤”的办法找时间读书学习。我们要把“挤”作为习惯,利用好时间的“边角料”,每天至少读1个小时书,坚持不懈、久久为功。“钻”,就是要钻研,锲而不舍、深入探究,在学习知识方面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刻苦钻研能使各种知识真正活起来,为我所有、为我所用。
领导干部的学习程度,往往决定着他的思想深度、个人气度和工作力度。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勤于学习各种知识,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聚集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07]
向实践学习,不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
四川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 叶万勇
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对我们提高本领、增长才干、追求上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以及推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具有重要意义。
向实践学习,必须深入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说:“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不仅是领袖对人民群众深厚感情的自然流露,更充分反映了一代伟人“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以人民为主体,向人民学习,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对人民群众充满敬意,虚心向群众请教,不断总结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真心实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呼声,顺应民意、集中民智;满怀深情为民解忧排难,在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
向实践学习,必须深入基层搞调研作决策。源头活水在基层,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不重视到基层调查研究,不善于下基层调查研究;有的整天“文山会海”,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没时间身入;有的凭老经验办事,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迟钝,缺乏应对之策。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了调查研究,就容易出现脱离客观实际、脱离群众、乱拍板等现象,由此必然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装了多少实情。对此,要大力倡导“白天走、看、干,晚上读、写、想”的调研学习之风,切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口问手记,与群众推心置腹。坚持把调查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总结中不断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水平。
向实践学习,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学。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和问题总会如影相随,可以说问题和矛盾无处不在。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去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和症结,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办法,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知行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领导干部要同时防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这两种现象,处理好学与用、学与思、知与行的关系,在学习与实践中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08] (记者 翁淮南 刘文韬 张纪 王群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