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支持城镇化质量提高的农村公用事业投资,单纯用市场化方式难以实现,财政应该在农村公用事业投资中发挥更大作用。当然,财政支持主要体现为政策引导,以少量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公用事业领域,逐渐实现农村公用事业产业化。就财政对农村公用事业投资的引导及支持而言,有多种措施:一是财政补贴或贴息吸引社会资本流向农村公用事业领域;二是在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增加农村公用事业专项;三是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设立农村公用事业产业基金;四是实行农村公用事业投资的减税或低税率政策。
给农民“市民身份”比“住到城镇”更重要(3)
- “保持历史耐心”的三重意蕴2025-07-25
- “保持历史耐心”的三重意蕴2025-07-25
- 一见·做好城市工作,这个会议划重点2025-07-18
- 完善四个体系为城市更新注入新动力2025-07-17
- 新业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的新议题2025-02-24
- 中国乡村人口变化的新特点与新趋势2025-02-05
- 加强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与养老保障2024-11-22
- 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2024-11-04
- 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2024-11-04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有可为2024-10-14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缅怀先烈,将敬意与传承融入前行的每一步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 生日快乐,青春中国
- 【廿四节气·寒露】秋意浓,露凝霜,养生正当时
- “电影+” 加出消费新动能
- 中秋承古韵 明月映团圆
- 国庆中秋喜相连 风清气正共欢庆
- 韩文科:面向“十五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杨英杰: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世界意义
- 刘颖:“大安全”理念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精选视频
【中华文明】何以“大一统”?中华文明的历史回答
中华文明丨从“最初的中国”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
划重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核心任务大拆解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