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入铁,用“鲶鱼”搅活一汪水

民资入铁,用“鲶鱼”搅活一汪水

国务院近日批转了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投融资体制改革对于巩固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5月28日 新华网)

国务院最新批复的《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抓紧清理有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推动民间资本有效进入铁路、电信等领域。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原则,制定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

在国家顶层设计看来,铁路、电信这些国有大型企业的民间资本注入,具有两个现实意义。一方面推动堡垒的内部松动,让民间资本进入铁路、电信等固有领域,用市场来反应企业的得失进退;另一方面则在这些领域继续“放手”,转变政府抓权过多的老旧机制,对于这些传统项目上全身而退,也是新一届政府继续履行自己“小政府大社会”的最初诺言。

政府表明姿态给出政策,自然是释放利好消息。然而市场上游弋的民间资本,敢不敢进场,就是另外一码事了。拿铁路来说,投资周期长、对于资金需求巨大,让一般的民间资本望铁兴叹。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收益保障机制,那民资入铁,恐怕只能囿于纸上谈兵。

对于这些切实的担忧,顶层设计也自然会统筹规划。搅活铁路投融资体制,也必须给出宏观和微观的双重定心丸。在宏观层面,建立公益性运输补偿制度、经营性铁路合理定价机制,厘清了铁路公益和效益之间的利害关系,让民资放心在资本市场中游泳,而不会背上“公益”之累;此外,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所有权、经营权率先向社会资本开放,通过股权置换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既有干线铁路,这种“农村包围城市”式的灵活主次关系,既是对民资的量身定做,也可以为以后更高等级线路的入手做好演练。

培育铁路多元投资主体被认为是未来铁路的必经之路。用民资这条灵活的“鲶鱼”,放进铁路这汪水,也必将搅动起由陈旧体制带来的滞缓,用外力来下好政企分开这盘大棋。事实上某些地方也已经在开始尝试吃螃蟹了。在2010年国内首只针对铁路投融资成立的产业基金浙商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后,日前,江西省铁路产业投资基金也获得江西省政府批复。早在一个月之前,安徽铁路产业基金公司已经完成工商注册。

市场逐利的原则下,铁路和民资之间也将转变各自的意识形态。同行是冤家或许是行业里的老话,但是同行之间的竞争、双赢、合作,也将让“鲶鱼效应”发挥到极致。以后谁吃肉谁喝汤,都不将由政府说了算,因为真正的厨师只有一个,它的名字叫市场。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