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首先必须做大做强县城经济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首先必须做大做强县城经济

读者点题: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把下大力量把县域经济和县城搞大搞强作为四大攻坚战之一进行部署,并指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首先必须做大做强县城经济,对此应如何理解?

答疑专家:省委党校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 庞立平

发展县域经济对我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全国看,凡是经济强省,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县域经济发达。我省要实现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跨越,必须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首先必须做大做强县城经济。

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城市经济的引领时期。一是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一些地方经济甚至已经具有后工业化的特征,进入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发展阶段,对城市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二是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说明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工作生活在城市。三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4569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6859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正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特征。与此相对应,县域经济也开始进入县城经济引领时期。这是由县城的功能特点决定的。

其一,县城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所谓“承上”,是指县城连接大城市、大市场,有很多县城成为较大城市的卫星城,成为大城市产业体系的一部分。所谓的“启下”,是指县城作为县域经济的龙头,通过城乡一体化的部署,把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逐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从而引领农村的发展。

其二,我国工业产能正在向县城汇聚。一方面是大城市工业产能的下移。随着大城市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的约束,以及成本的上升,一些工业产能正在向外转移,其中一大部分分流到县城。另一方面是乡镇企业工业产能的上移,绝大部分进入了县城。两方面工业产能汇聚到县城,大大提升了县城的经济能量。

其三,县城是一个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是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对全县发展起着综合引领作用。县城兴则县域兴、县城兴则农村兴。

其四,县城建设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在县域推进城镇化,县城基础最实、成本最低、速度最快、效果也最好。加快县城建设,有利于吸纳更多农民进城。

从我省现状看,县城普遍偏小,能级低,聚集和吸纳人口、产业的能力不足,是制约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此,要通过扩大规模、发展产业、聚集人口等措施,大力发展县城经济,做大做强县城。

一是科学规划,实施“小县大县城”战略,加快推动县城扩容升级。未来的县城要按照容纳县域人口的一半、面积按照每平方公里一万人去规划。我省条件比较好的县城要发展成为15—20万左右人口的中等城市,其他县城应发展成为宜居宜业的小城市。二是搞好县城的功能分区。要按照现代城市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分区,尤其是工业区要和县城中心区拉开一定的距离。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完善支持民营经济、激活民间投资和社会创业热情的政策措施,把县城打造成为产业中心,包括生产中心(在工业区)、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交易中心(市场中心)、物流中心、职业教育中心、金融中心、法律与审计服务中心乃至产业体验中心等。四是把县城融入大的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成为较大城市的次中心,成为大城市的功能分流基地,如中试基地、仓储基地等。五是努力创建高标准的县城,提升县城影响力。如唐山市乐亭通过打造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国家文明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了一个新的提升。六是提升县城品位,强化精细管理,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优质产业的吸纳能力。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