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一票否决”应全面推广

师德“一票否决”应全面推广

所有大中小学教师,所有教授、讲师和助教,所有教师、辅导员和校长,只要是从事教育工作,都应强调师德“一票否决制”。

日前,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一段时间以来,幼儿教师虐童、小学教师猥亵、知名教授抄袭、大学校长严重违纪等新闻接连出现。师德“一票否决制”规定的出台,因此颇能吸引眼球。但回顾历史,早在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就提出,“教师考核的重点是‘师德’和‘实绩’”。

一个规定“旧话重提”,再度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反映了社会的关注和需要。《意见》有七大部分,共16条,是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系统和详尽的要求和安排。然而,众多媒体报道几乎都着眼在师德建设这一个方面,尤其集中在师德“一票否决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据教育部介绍,目前,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高校专任教师六成以上,他们与学生年龄接近、沟通互动较多,对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很大。总体而言,高校青年教师主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有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因此,有必要重新强化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机制。

其实,老百姓对于教育纯洁性的朴素信仰,对于教师道德的高度要求,是不分学校类别、教师年龄、职务高低,不论知识或学术水平的。只要从事教育工作,师德永远是第一标准,永远是“一票否决制”的“零容忍”。

所以,就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当然需要师德“一票否决制”。但对于师德“一票否决制”而言,所有大中小学教师,所有教授、讲师和助教,所有教师、辅导员和校长,只要从事教育工作,都应强调。越是地位高、影响大的专家、教授、校长,越要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因为一旦“失德”,其危害更大、影响更糟。

《意见》已就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和建议,我们在期待其能尽快落实之余,也希望能全面推广到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毕竟,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师德建设是“一个都不能少”。

延伸阅读:

      >>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 教育部就加强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答记者问

      >> 青年教师要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感

      >> 师德"一票否决",怎么"否"?谁来"决"?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