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不能缺失文化之魂(3)

城镇化不能缺失文化之魂(3)

摘要:其实,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城镇的灵魂,它可以体现为美轮美奂的城市建筑,也可以体现为传统遗存的保护和文化产业的生长。城镇化中如何涵养文化  关注城镇化,不仅要关注产业增长,土地制度变迁,户籍制度改革,更要关注文化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直面文化命题。

城镇化中如何涵养文化

关注城镇化,不仅要关注产业增长,土地制度变迁,户籍制度改革,更要关注文化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直面文化命题。因为说到底,人们聚集城市是因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城市文化,则是一个城市能否赋予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

欧洲城镇化独具特色,注重合理的空间布局,注重基本公共服务,注重城镇的多样性。其重视历史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的正面例证有不少,巴黎、伦敦、罗马等世界名城虽然发展模式不一,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风貌,城市文化品位较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除了这些大城市,欧洲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然而,欧洲的城镇化过程也有不少教训。布鲁塞尔就是一个证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布鲁塞尔市政当局曾大兴土木,拆掉了许多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建筑,代之以毫无特色、清一色的刻板办公楼或住宅楼,导致今天的布鲁塞尔与一些欧洲名城相比缺乏特色,简单地成为一座行政和政治都市。

一座城市是一个自然生长的有机体,其魅力在于文化特色。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涵养文化?省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室主任武小慧表示,目前城镇化建设中,很多地方造城是千城一面,文化特色正在消失。然而,各地是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的,比如徽商和晋商的文化特色不同,两者的建筑风格也各有千秋。在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因时因地制宜,保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保留和再现深厚文化特色非常重要。

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最终形成,必然有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及互动的过程,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其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协调,是城市文化塑造过程中的一个新命题。对于城镇化的策划者来说,与其每个城市什么都想做,最后什么也没做好,还不如集中一点,发掘自己地方的优势,长期做下去,真正成为一个有特色文化的城市。具体来说,首先要制订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一门大学问,讲究的是务实和保持个性。务实,意味着城市应当考虑客观条件和现实发展的需要,保持个性,就是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基因”,如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同时,维护好历史传承,留住城市的“命脉”,是保持城市特色的关键所在。城市的内在支撑点在于其特殊的环境,离开历史和文化,城市个性则无从谈起。而保护含有特殊文化遗产的古迹,无形中就留住了城市个性赖以存在的载体。

“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人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留在城市。”先哲亚里士多德在几千年前就一语道出城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根据各种推算,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还会有几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太多的人将自己的幸福美好生活寄托于城市,今天的城镇化更需要文化的发展,并且文化应成为城镇化的推动力。为此,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